禽流感與棺材說的省思 |
|
【黃昱翰/署立臺東醫院中醫部醫師】 |
|
禽流感在亞洲地區流行,包括臺灣在內已經有十幾個國家傳出疫情,尤其在越南及泰國已經傳出人類感染而死亡的消息。每個國家都小心謹慎研究各種預防及可能的治療措施。
但由於H5N1病毒變化多端,甚至可能藉由突變產生變種病毒,因此日前才會出現「可能連棺材都不夠用」的說法。
禽流感的現象正如當初SARS剛開始的時候一樣,都是一個目前醫界無法掌控的疾病。尤其就算研究出一種病毒的疫苗,但病毒變種千變萬化,人類的研究永遠趕不上病毒的變異,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西元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造成約兩千萬人死亡,最後疾病控制住了,人類不至於滅亡,所依靠的相信不是抗病毒藥物,而是人類感染後產生的免疫能力。
在中國古代,沒有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的年代,中國人也對抗了許多的傳染性疾病。因為不知道疾病原因,故統稱為「瘟疫」。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疾病,主要以「溼熱」的表現為主,故一般以清熱利溼藥來治療。但是對於身體較弱或重症的病患,會加上中醫的特長——補養藥,取其「扶正、去邪」兩方面兼顧。
所謂補養藥也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等,根據每個人的狀況給不同的藥。即俗稱的提高免疫力,靠自己來對抗疾病。
反觀現在,由於抗生素發達,人類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甚至連雞鴨都使用許多的抗生素,因此造成病毒或細菌的變種愈來愈多,病患本身的抵抗力不見了,當然更談不上預防。
因此建議,對於常常生病、身體虛弱的病患,平常應多使用中醫補養的方式來提高免疫力,達到預防的效果。對於重病患者,也可適當採用補養藥,並配合西醫治療,達到「扶正兼去邪」的目的。
當然除了藥物之外,中醫強調的食補也很有用。民間常用的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四神湯、參苓白朮散等,在提高免疫力方面都有其扮演的角色。
不過服用前要詢問醫師,瞭解自己的體質,以免愈補愈糟;而養成運動習慣也可以提高本身的抵抗力,另外,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都是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
禽流感是繼SARS之後,引起國人重視的另一項目前無藥可治的疾病。提醒您,平時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多運動、營養均衡。另外可試試老祖宗的方法,平常適當的補養,提升自己的免疫力,那麼「棺材說」也有可能只是危言聳聽而已。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