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控油8  擺脫油光

【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賴碧芬】     

       最近天氣變熱,皮膚中的油分也開始不安分起來!根據專業皮膚研究報告指出,溫度每上升攝氏1度,皮脂分泌量就會增加10%。由此可知,「控油」議題將成為夏天皮膚保養的熱門話題。

        臺灣夏季高溫炎熱,許多人都有「油光滿面」的困擾。面對如此惱人的狀況,可以透過一些方法盡量減低油脂分泌。至於每逢油分增多就讓臉上痘痘蠢蠢欲動的「痘痘族」,也可透過這些方法盡量維持肌膚穩定。這也是大家稱為「控油」卻不稱「除油」或「消脂」的原因。

        油光滿面的改善之道,可以透過下列8種方式進行:

一、盡量待在涼快的環境

        這個看似廢話的方法,絕對是個重要的大前提。由於皮膚每上升攝氏1度,皮脂分泌量就會增加10%。因此若嚴格遵守以下7種方法,卻沒有提供肌膚涼快舒爽的環境,即使努力實踐了各項控油妙招,恐怕也會落個成效不彰的下場。

二、降低皮膚表面溫度

        這是目前美容保養品界最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含薄荷、蘆薈、洋甘菊等成分的化妝水、控油凝露或控油凝膠等製劑。由於這些東西可降低皮膚表面溫度而減少油脂分泌,即保養品界所稱的「鎮定」功能。不過缺點是:若沒有搭配第一項因素——降低皮膚溫度的時間並無法持久,可想而知,皮脂腺很快又會再分泌油分了。

三、吸除皮膚表面油脂

        盡可能除去已分泌至皮膚表面的油脂,如可利用含酒精及鋁的保養品、吸油面紙、吸油蜜粉等,或是促進油分滑動的保養品。不過,這些方法只是把已經漏出來的油分移動或去除,所以效果並不持久。

四、正確而適度的洗臉

        洗臉是將已分泌油脂從臉上帶走,並降低皮膚表面溫度的最直接方式。正確的洗臉法須注意洗臉次數與洗臉方式。許多人一到夏天就會忍不住一直洗臉。事實上,如果洗臉過度,使皮膚變得乾燥、脫皮,那麼洗完臉後,皮膚溫度反而會升高,油分會立刻反撲。這也是為什麼臉會愈洗愈油的原因。所以洗臉次數應以123次為宜。夏天最適宜的洗臉水溫當然是冷水,洗臉產品可以加強去油力,但是強度宜適度。

五、食物的攝取

        根據研究指出,適量補充維他命B6可減少皮脂分泌。所以平日宜多攝取富含B6的水果,如香蕉或魚類等,以減少皮脂分泌。

六、醫療級保養品或藥品

        濃度較高的果酸、水楊酸或A酸類的醫療通路保養品等外用藥品,可以較有效的抑製出油,對於粉刺痘痘也有良好的預防效果。缺點是此類藥膏需長期使用才能看到效果,對於「忌油如仇」的年輕人可能有緩不濟急之感,因此建議合併上述方法,以同時獲得短期和長期療效。

七、口服A

        此法最為有效,可以立刻改善80%,也是唯一於服藥期間有可能將油性膚質改為中乾性膚質的方法。不過在停藥數月之後,仍會恢復原來的出油,所以若只想單純控油,一般並不建議採行。

八、脈衝光

        臨床研究資料顯示,經過68次脈衝光治療後,許多人都會向醫師反應自己的油油臉「比較不油」了。目前認為脈衝光可以改善出油的原因,主要是因其可讓擴張的血管縮小,即讓出油的皮脂腺血管縮小,油分自然減少。惟此法缺點是費用昂貴,而且只是部分減少,對於嚴重出油且經濟不寬裕的年輕人而言,可能稍嫌去油力不足。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