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之死──褥瘡 |
【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講師卓瓊鈺╱聯合報93年10月14日 E4版 】 |
一、前言 飾演超人的美國演員克裡斯多福李維過世了,根據報載,死因是褥瘡造成的全身性感染。這對奮戰病痛近10年而功能上已有許多進步的李維而言,實在是相當可惜的事。 根據統計,因為車禍造成的脊髓損傷病患大約有38%;而跟李維一樣的高處墜落則大約佔了16%,許多都和李維一樣發生在青壯年期。 這些病患有些是完全、有些則是不完全損傷。針對屬於脊髓完全損傷的病患,由於感覺及動作完全失去功能,以致沒有辦法自行翻身或活動,家屬及主要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褥瘡的預防。 二、褥瘡好發部位及預防
一般而言,褥瘡好發在人體的骨頭凸起處。譬如在平躺時的肩胛骨、薦骨、手肘關節,以及腳跟下方。側躺時的耳朵前方,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下方等處。 因此,若病患癱瘓部位失去知覺,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必須要記得至少每兩個小時幫他們翻身一次。若病患採取坐姿,要記得每15到20分鐘必須將屁股抬起來10秒鐘以減輕坐骨的壓力。 另外,諸如加墊棉圈、軟膠質坐墊,甚至睡氣墊床或是水床,對於減輕局部壓力都有一定助益。但最重要的還是記得定時活動身體與正確的姿勢擺位。 三、褥瘡自我檢查
此外,學習如何自我檢視皮膚,也是相當要緊的。脊髓損傷病患因為失去知覺,身體即使出現傷口也常不自覺。因此,如果病患上半身還能夠自由活動,物理治療師應該教導病患常常自我觀察或用鏡子來觀察(遠端或背部)身體容易產生褥瘡的部位,以預防褥瘡的形成或惡化。 四、褥瘡預防甚於治療
總之,針對脊髓損傷病患的褥瘡問題,預防還是重於治療。病患以及主要照顧者應該要瞭解長期臥床病友皮膚的脆弱,以及認識褥瘡感染的嚴重性。如果不小心已有傷口,一定要遵從醫囑定時消毒換藥,而翻身及局部減壓運動也不能忘記。如此,方能避免褥瘡傷口對病患造成致命的影響。
|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