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血壓檢測標準 |
【吳典叡/青年日報93年10月19日 第9版】 |
||||||||||
衛生署估計,民國91年按照舊標準所作的高血壓流行率調查,1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有380萬人。如今的檢測標準趨嚴,連同列入危險群者,可能攀升到5、6百萬人之多。 一、新版血壓檢測標準
舊版血壓標準制訂於民國85年,7年多未曾修正,衛生署於民國93年年初委託內科醫學會重新修正,參考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的最新修訂版,制訂國民健康局最新版「高血壓防治手冊──高血壓偵測檢測與治療流程指引」。 過去檢測出收縮壓大於140、舒張壓大於90,才歸入高血壓,不過,國民健康局近日重新修訂「高血壓防治手冊」,血壓分類標準較過去更嚴格,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20、舒張壓低於80,其中增列高血壓前期(收縮壓120至139、舒張壓80)。最新血壓分類標準如下表所示: 18歲以上成人血壓分類標準及定義
二、高血壓防治與控制
(一)高血壓前期:血壓處於此一階段的民眾,即屬高血壓的高危險群,應被列管在特定名單內,長期追蹤,屬於準高血壓,雖不必服用藥物,但應從生活形態著手,改善飲食習慣、戒菸、多運動,如此才能降低風險。並須經常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偏高,要盡速就醫檢查。 (二)血壓異常: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以控制血壓,一旦血壓屬於高血壓第二期,必須同時服用兩種以上不同的藥物,才能維持血壓正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目前長效性鈣離子阻斷劑算是嶄新的藥物,藥效比傳統藥物更長,只須每天服用一次,民眾不應自行減半藥量,或擅自停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 三、預防心血管疾病
依據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用藥量佔了國內藥品銷售的2成,位居國人用藥排行榜首位,其中,又以高血壓用藥比率最高,可見國內高血壓人口的數量,並不在少數,民眾應盡早就醫診治,以有效控制病情。 收縮壓升至115、舒張壓75以上時,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就開始升高,而高血壓前期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頭痛、頭暈、流鼻血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 |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