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體消失  須補種疫苗

張甄芳/中國時報94722E2版】

研究指出,B肝疫苗接種15年後,約有2成會失去保護效果。如何確知自己還有沒有抗體?需不需要補接種?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臺大內科教授許金川表示,這項研究還不算是最終的定論,而民眾想要瞭解有無B肝抗體只要抽血檢驗即可,若抗體濃度不足,只要再補接種疫苗即可。

一、疫苗效期尚待觀察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委託臺大醫院小兒部研究發現,在蒐集1800多個案例追蹤發現,新生兒完成B肝疫苗接種的15年到18年後,98.5%的人可免於B肝帶原,但是檢測他們體內的抗原,保守估計有20%的體內抗體或免疫記憶已經消失,無法預防B肝病毒感染。

許金川表示,臺灣是全球第一個施行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因此疫苗的效用可維持多久,其實全球也沒有經驗,許多國家反而要參考臺灣的經驗。

許金川表示,臺灣從民國74年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之後,已可見防治成效,不但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降至2%以下,兒童因肝硬化、肝癌死亡的個案也明顯減少,這都確認了B型肝炎疫苗推動的成效。

至於疫苗所能維持的效果,許金川表示,臨床上發現,有些兒童在接種疫苗幾年後抗體會消失,但初步的實驗也發現,只要人體免疫記憶仍存在,當人體再受B型肝炎病毒攻擊時,淋巴球還是會製造出抗體來保護,但如果連免疫記憶都消失時,就可能真的沒有保護力了。

二、抗體消失,補接種疫苗即可

不過,許金川也強調,目前有關20%接種者其免疫記憶會消失的研究尚不是定論,而且也是少數,民眾也不必太憂心。他建議,民國74年後出生的社會新鮮人,如果家中有B肝帶原者,或工作上容易接觸到B型肝炎患者,不妨檢驗一下自己是不是還有抗體,如果沒有抗體了就再補接種疫苗,以達到保護效果。

此外,18、9歲的青少年有性行為者,因為現在性行為是傳染B型肝炎的最大途徑,而年輕一代仍有1%~2%的B肝帶原率,所以如果抗體消失,就可能透過性行為而感染,必要時也可檢測抗體,或性行為中戴保險套,以防感染肝炎。

三、自然產生抗體者,也應定期追蹤

許金川表示,B型肝炎疫苗接種共有三劑,接種時間為第一劑之後一個月接種第二劑,之後五個月再接種第三劑,配合這時程接種疫苗具有最好的保護效果,但是有些人因為體質因素,約5%的兒童及10%的成人在接種後未產生抗體。

因此,民眾接種完疫苗後,最好還是檢驗看看有無抗體產生,如果真的沒有抗體,可能要再補接種1~2劑疫苗。至於B型肝炎帶原且e抗原陽性的孕婦,在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內,必須為寶寶接種一劑免疫球蛋白,才能有效防止新生兒感染B型肝炎。

        許金川也提醒,防治B型肝炎,民眾除了注意有無抗體,對於曾自然感染而有B肝抗體者,也可能抗體消失,國內每年有三、四百人因而發生肝癌;這類民眾仍應定期接受肝臟超音波檢查,才是最完整的防治。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