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胃食道逆流」?

【謝致政/臺北榮總外科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從胃部逆流至食道。在食道功能疾病中,算是最普遍的一種。不論在世界各地,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都在升高;臺灣近年來由於食物西化及飲食習慣改變,罹患胃食道逆流的病患也有增加的趨勢

一、胃食道逆流的起因

        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為位於食道及胃之間的「食道下括約肌」功能喪失所引起。食道下括約肌在解剖學上沒有明顯的辨識位置,但可用壓力測量的方式,在胃與食道交接處量到的一段高壓區即為食道下括約肌。而當下括約肌的壓力降低時,就是胃食道逆流發生時。

        食道下括約肌有三個特徵,總長度及壓力是其中二項,正常狀態下它們會一起作用來防止胃酸從胃部逆流至食道。即使括約肌的長度略短,只要壓力高一點仍可阻擋胃酸逆流;但若在一般長度下,壓力降低可能就無法阻擋胃酸逆流了。此外,食道下括約肌的第三個特徵,就是括約肌所在位置是否有橫膈疝氣存在。正常情況下,食道下括約肌是跨越橫膈兩側,以橫膈為界分為腹腔及胸腔兩部分。若食道下括約肌因橫膈疝氣而上升時,腹腔內的括約肌長度必然減少,使得腹腔內壓力上升,無法平均分配至胃部及括約肌,如此便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

二、胃食道逆流的診斷

        傳統上胃食道逆流的診斷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症狀診斷:主要症狀包括胸骨下有灼熱感、食物反流、吞嚥困難及胸痛等,但這是一個相當不可信賴的診斷方式;一方面是因為每個病患對症狀的感受均有不同,再者對症狀的認定也會不同

    (二)內視鏡診斷:目前內視鏡在胃食道逆流的臨床應用上,主要有四個用途:胃食道逆流的診斷、逆流性食道炎分期、治療後評估及併發症鑑別診斷等。

(三)食道下段24小時酸鹼度監測:此方法目前仍是胃食道逆流診斷的標準方式。

三、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現況

  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愈來愈高,因此其治療方式及效果也愈來愈受重視。由於胃食道逆流的主要致病機轉,是食道下括約肌功能喪失或減弱所引起,針對這項病因,就引起了內、外科醫師對於治療方式的不同主張:內科醫師主張減少胃酸的分泌,即可控制並治療胃食道逆流;外科醫師則強調必須修補此屏障,方可完全治療該疾病。

        就治療的短期結果而言,內科治療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經過4~8周的「質子幫浦阻斷劑(PPI)治療」後,逆流性食道炎的癒合率高達90%以上。而外科手術方面,大部分病患對結果也表示滿意。至於就長期結果而言,內科治療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包括症狀復發、病患順從性不足、生活模式及生活品質改變等,因此較難達到理想的長期治療效果;反觀外科治療的長期效果似乎好一些。不過目前研究成果並不是非常明確,因此更進一步的長期研究仍是必需的。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