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鏡片 啥米碗糕?──談角膜變色片

【林昌平/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最近流行的大眼娃鏡片,又叫「娃娃鏡片」、「角膜變色放大鏡片」、「黑色隱形美容放大片」,甚至有人叫它「瞳孔放大片」,其實它只是角膜變色片的一種。

一、娃娃鏡片的原理

人類的眼睛,從正面看來可分為黑眼球與白眼球兩部分。白色的部分是鞏膜的顏色,上面覆有一層透明、有血管的結膜;黑色的部分則是眼球內部虹膜的顏色,外面再覆上一層透明的角膜。在虹膜的正中央有一個洞,就是所謂的瞳孔,瞳孔會隨著光線的強弱而縮放。東方人的虹膜大多為棕色,西方人則有藍、綠、灰等較淺的顏色。娃娃鏡片放大的其實是角膜,也就是在大於正常角膜的範圍內染上深色,使黑眼球看起來更大。所以所謂的「瞳孔放大片」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二、娃娃鏡片的由來

        娃娃鏡片的始祖,最早是所謂的義眼片。過去眼球因病變或受傷,導致角膜變白的患者,會戴上染色的隱形眼鏡來改善外貌的缺憾。此外,有一些先天或外傷導致虹膜缺損的患者,其調節光線的瞳孔喪失作用而導致畏光,或先天白子的人虹膜無色素,也會導致畏光,因此會配戴瞳孔留白、其他部分染上深色的特製鏡片,除了可以改善畏光,也可以增強視力。

        雖然這些義眼片和娃娃鏡片外觀相似,但義眼片為了不讓外觀突兀,染色範圍皆會配合正常的角膜大小,而娃娃鏡片的目的在使眼睛變大,因此會刻意加大染色範圍。

三、其它角膜變色片

        其實有色的隱形眼鏡在西方已風行多年,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打扮用:因白種人的虹膜顏色較淺,顏色也多樣,因此有廠商開始在這上面作文章,設計出許多可以改變眼球顏色的角膜變色片,讓人可以依據打扮來變換不同色彩。但這種商品在亞洲的接受度卻不那麼高,因為東方人的虹膜顏色天生較深,淺色鏡片不易蓋過,視覺上也較為突兀。

(二)色盲者用:針對色盲患者還設計出一種整片染紅的隱形眼鏡,它可以加強反差,提高色盲患者的紅綠辨識能力。

(三)方便用:現在市面上的隱形眼鏡多為淺藍或淺綠色,但是戴上後卻沒有讓眼球變色的效果,主要的目的只是讓戴用者不會有找不到鏡片的困擾。這類鏡片是在原料中直接加入染料,比起染在鏡片表面的彩色鏡片較不易釋出色素。

(四)特殊效果用:一些重金屬樂團的團員可能戴上紅色、黃色並有強烈圖樣的鏡片,以加強在舞台上的效果;而一些靈異電影的演員也可能使用一些特殊顏色或效果的鏡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宜使用的。

四、娃娃鏡片的購買須知

        所有的隱形眼鏡都屬於醫療器材,必須經衛生署許可才能販售,娃娃鏡片雖然是美容用途,但仍須遵照規定。此外,隱形眼鏡配戴之前宜先經醫師檢驗,以免損傷視力。因此自行購買或上網購買不知有無登記許可的鏡片配戴,都是有極大風險的。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