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的警訊

【何景良/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一、貧血種類

        貧血的種類很多,國人最常見的不外乎海洋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這兩類貧血通稱為「小球性貧血」。

(一)海洋性貧血:是先天遺傳性的貧血,與癌症的關係微乎其微。

(二)缺鐵性貧血:是後天性因血液流失而導致,經由血液常規檢查血紅素值及體內鐵質總量即可診斷。

二、缺鐵性貧血的警訊

        缺鐵性貧血雖不難診斷,然而進一步確認病因卻不容易,因為缺鐵性貧血只是一個病徵。一般而言,年紀大的病患一旦有缺鐵性貧血,均有潛在癌症的可能,如腸胃道或泌尿道的腫瘤。現在罹患癌症的年齡層下降,因此只要有缺鐵性貧血的病徵,都不能忽視潛在性癌症的可能性,必須詳細檢查。

三、鐵的重要性與缺鐵的原因

(一)鐵的重要性:鐵是骨髓中紅血球造血的重要原料,鐵在紅血球中與血色素結合,才有正常的帶氧功能,因此缺鐵時,自然而然會貧血。

(二)缺鐵的原因:只要人體正常的血液流失到體外,就會缺鐵,如女性規則的生理期出血、患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產生消化道出血、痔瘡出血、潰瘍性結腸炎產生的血便、攝護腺肥大或潛在性腎結石產生的血尿等,只要長期慢性的出血,就會產生缺鐵性貧血,潛在危機就是腸胃道或泌尿道的癌症引起的出血。

四、針對缺鐵性貧血病因的診斷

        在缺鐵性貧血的評估中,專業醫師的問診相當重要。從病史詢問中,可得知病患是否有相關症狀的出血,如生理期、腹痛、腰痛、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及解血便、血尿等。在實驗室檢查方面,除了檢體內鐵質(Ferrilin),還要探究何處血液流失,因此須檢驗大小便,觀察是否有血便及血尿。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