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植牙 免切免縫療程短

人工植牙引進國內近20年,接受植牙的民眾愈來愈多,問題也琳瑯滿目,整理患者常見疑惑如下:

一、微創植牙真的不用開刀?

「微創」是將手術的創傷微量化、輕微化,降低醫療的風險與患者的不舒服。以小型的取孔器在牙齦上扎一個不到半公分的迷你圓孔,取代傳統手術,再由此開孔將植體置入牙床內。整個微創治療簡化許多以往手術步驟,植入一顆人工牙根平均只要10~15分鐘左右。如此完全無需手術刀片與縫針作切割及縫合的動作,可大幅降低術後出血、瘀青、腫脹、疼痛等併發症,但術前診斷與臨場操作時的判斷和經驗相當重要!

二、整套療程約需多少時間?

傳統開刀植牙從植入到印模,得歷經兩個階段的手術及相當的復元期,整體療程通常得要半年至8、9個月不等。微創療法除了少掉手術及傷口癒合的等待期,加上新型植體的特殊表面處理,可以更快速地與牙床骨整合,平均而言只要6~8週便可準備印模,做固定的瓷牙套了。有時遇到骨質較鬆軟的上顎後牙區,也因新式植體的快速癒合能力,只要再多一、兩個月的癒合完整,還是可以在3、4個月內完成瓷牙套的裝戴。

三、牙周病患植牙前先洗牙?

人工植入物最怕的是未做好術前感染控制,以致因細菌的汙染而失敗。罹有牙周病的患者進行植牙前,務必先行完整而徹底的牙周治療,才能保障高的植牙成功率。不論是採用傳統的「牙周刮匙」或新式的「石英震波」,若能搭配牙科顯微鏡高倍放大的視野輔助,便可在不需牙周開刀的情況下,徹底將牙結石清除殆盡,讓牙周健康復元。

四、人工牙根有使用年限嗎?

根據歐美牙科研究統計,人工植牙後15年的平均成功率為97%,筆者個人自1992年迄今的統計數字也與此相吻合。相對於傳統的固定牙橋,通常是以5~10年作為統計的時間基數,植牙反倒較為長壽。選擇植牙,無需車磨剩下的好牙,對口腔也較環保;牙齒被磨過了,就有要抽神經、做根管的可能,而根管治療會改變牙體結構,會有弱化效應,牙根斷裂的機率也就增加,一旦牙根斷裂,只有拔牙一途。

當然,植牙成功率未臻100%,表示仍有失敗的可能,根據經驗統計,主因是過度鬆軟的骨質──特別是在上顎後牙區、吸菸不戒菸,及植牙區牙骨中先前殘留窩藏的細菌未被殺除殆盡。為減少此類失敗,我們會盡量勸患者降低吸菸的量,甚至戒菸。而術前即開始先服抗生素,可降低感染機率。至於鬆軟的上顎骨,也因有了新型表面特殊處理的植體,成功率提升。

五、拔完牙後放骨粉防塌陷? 

在拔過牙的洞內放骨粉,是為擷抗牙床骨的萎縮,但不保證骨粉一定轉化成患者的自體骨。其實,顎骨內既有的骨髓組織就是很好的修復系統,只要保持傷口清潔,窩洞便會以自體造骨方式重建修補缺口將之填平。新的「早置型植牙」即借重顎骨修復能力,不待拔牙傷口完整填平復原,便將植體植入,可讓植體和牙床骨間的骨整合作用進行,也讓傷口長好,可少掉一、兩個月的等待期。

李德孚/臺北市李德孚牙醫院長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