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皮手術  駐顏有術?

        返老還童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的夢想,現代科技的拉皮手術終於讓這種想望成為可能。但拉皮手術推陳出新、種類繁多,患者該如何選擇?

拉皮手術大致上可以分成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種,前者包括傳統拉皮、內視鏡拉皮和羽毛拉皮等,後者則有電波拉皮、光能拉皮和光波拉皮等。每一種手術的持續效果、疼痛程度、恢復期、副作用和風險都不同,因此有意嘗試的人應深入瞭解、比較之後再做選擇。

一、 侵入性手術

真正能牽動、提緊皮膚,效果較顯著,但復原期較久,價格也較昂貴。

(一)傳統拉皮︰將頭皮切開,拉緊鬆弛的肌膜,再切除多餘皮膚並隱藏切痕。雖然回春效果顯著,但有1%拉傷顏面神經、導致日後表情不自然的風險;此外臉可能有被「拉平」的不自然現象,耳朵前也容易留下疤痕。

(二)內視鏡拉皮:在前額頭皮中切開數個小傷口,再配合內視鏡、用線支撐並拉緊皮膚,傷口較傳統拉皮手術小。此外還有一種更新的方法,是將下墜的肉與臉骨剝離,再以半年後會自行溶化的五爪釘重新固定在新的臉骨位置上,優點是能保有立體感。

(三)羽毛拉皮:以手術縫線做成倒鉤,再以針頭注射入臉皮裡,以支撐下垂的皮膚;加上皮膚視縫線為外來物,形成疤痕攣縮現象,也能產生拉緊皮膚的效果。但此種手術尚未獲得衛生署認可,且有許多副作用,如注射處凹陷、瘀青,埋線處疼痛,縫線卡在皮膚或從毛細孔跑出等,因此不建議消費者採行。

二、 非侵入性手術

只能使肌膚變緊緻,且維持的時間較短,但因不需動刀,安全性較高。

(一)電波拉皮:又稱電磁波拉皮、磁波拉皮。方法是維持表皮溫度35度,將65度高溫的電波深入真皮層組織,刺激膠原蛋白新生以消除皺紋;效果約0.20.3公分,可維持23年。但因電波溫度相當高,曾有患者痛到休克,因此治療時醫師大多會在患者臉部塗上局部麻醉藥膏;此外若操作不當,電波過度深入肌膚,會使臉部脂肪溶解,真皮層下貼結締組織,導致外觀凹陷。

(二)光能拉皮:俗稱脈衝光,是針對患者的皮膚狀況,讓皮膚組織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波,以改善色素沈澱、斑點等問題,使皮膚變得較緊緻、光亮。

(三)光波拉皮:將紅外線導入真皮層,以刺激膠原蛋白新生,原理類似電波拉皮,但效果較差。

  拉皮手術雖然帶給人無限希望,但在臉上動手腳畢竟不像一般消費行為,買到不合意的還能送人或丟棄了事。為了避免花錢找罪受,消費者應多詢問親朋好友相關經驗,並選擇有整形專科醫師執照的醫師操刀。面對坊間充斥的術前術後比較照片,或各種吸引人的廣告詞(如沒有副作用、保證安全等),務必審慎評估,以免受騙上當。

(整理自聯合報95年8月8日E2版)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