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喝水好習慣 讓您「飲」進健康

 

 

喝水好處多,民眾不可不知。多喝水可維持體溫恆定,是夏季預防中暑的利器。攝取水分可透過尿液、汗與糞便將體內廢物排出,並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避免尿道發炎。喝水有益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每天應攝取1,500毫升以上的白開水,但水質不佳與不正確的飲水觀念,反而容易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環保署因此提出「不喝來路不明的山泉水」、「自備環保杯裝白開水取代購買包盛裝水」、「定期清洗水池與水塔」、「定期維護淨水器與開飲機」等四大喝水好習慣,協助民眾喝得健康,又能節省荷包。

缺乏控管 山泉水別入口

清澈的山泉水奔流於山谷林野間,許多民眾認為它滋味甘甜又無消毒臭味,甚至冠以治療病痛、延年益壽的神奇功效,因此願意長途跋涉盛裝山泉水回家飲用者不在少數。但各地環保機關於100至102年間檢驗民眾付費送檢的山泉水,發現山泉水之大腸桿菌群與總菌落數不合格率均偏高。環保署也指出,山泉水並非公共供水,不受「飲用水管理條例」規範,加上未經處理,極可能被農藥、肥料或重金屬等汙染,提醒民眾少喝為妙。

愛地球省支出 自裝白開水優於包盛裝水

部分民眾認為包裝、盛裝水的水源天然,水質也較佳,加上想節省瓦斯與煮水時間,於是包裝、盛裝水成為飲用首選。但根據統計,臺灣有43%的包裝、盛裝水以自來水為水源,並非百分之百取自礦泉、海洋,未必更天然。針對自來水,環保局每個月均定期檢驗,自來水處則採取二十四小時水質監測,反觀包裝、盛裝水的加工製程與成品欠缺密集且嚴格的檢驗,安全性與穩定度均不及自來水。從經濟與環保的角度出發,包裝、盛裝水的購買費用遠高於自來水,其取水、製造、配送、飲用、廢棄回收等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與廢棄物也十分可觀。若民眾能自備環保杯盛裝煮沸過的自來水飲用,將可兼顧安全與節能減碳。

定期清洗勤維護 貯水淨水免汙染

自來水有怪味、不好喝,是民眾常見的抱怨。經過層層淨水手續,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自來水才能輸往用戶,理應無安全疑慮。然而部分民眾貯水的水池、水塔並未定期清洗與檢測水質,導致自來水遭到汙染卻渾然不知。即使家中裝設淨水器、開飲機對自來水進行過濾或煮沸殺菌,若上述設備缺乏保養,仍可能孳生細菌,演變為汙染源。環保署建議,水池、水塔至少每半年委託合格業者清洗一次,清洗時應一併檢測水質與相關設備。至於淨水器、開飲機,則要勤於維護,並定期更換濾心等配備,方能確保居家用水品質無虞。

 

為了保障用水安全,政府訂定「自來水水質標準」、「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等相關法規進行把關。環保署更在103年1月增修九項飲用水列管物質,進一步規範水質。自來水是飲用水的可靠來源,只要民眾遵循以上四大喝水好習慣,更能喝得健康又放心!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