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國人最新十大死因出爐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惡性腫瘤(癌症),其次是心臟疾病,第三名則為腦血管疾病。104年死亡人數總計163,574人,較103年增加0.4%,其中男性死亡人數為女性的1.5倍。

 

104年國人十大死因

排名

死因

1
惡性腫瘤(癌症)
2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4
肺炎
5
糖尿病
6
事故傷害
7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8
高血壓性疾病
9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資料來源:衛福部

 

相較103年 十大死因小變動

104年國人十大死因與103年相比,原排名第10的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排名第9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順序對調,其餘名次並無變動。若與10年前(民國94年)對照,除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已退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肺炎、高血壓性疾病排名上升;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則排名下降。

癌症持續居首 自殺死亡率不容輕忽

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34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104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6,829人,占總死亡人數的28.6%。其死亡率受高齡化影響,長期呈現上升趨勢。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僅次前述十大死因,104年居國人死因第11名,其中男性人數占6成6,女性占3成4,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的2.0倍。就年齡分析,104年自殺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顯示年齡較長者自殺死亡率也較高。但與94年相比,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均呈下降趨勢。

聚焦男性死因 自殺排名擠入前十

就性別觀察,十大死因中,男性死亡率皆高於女性,其中又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兩性差異較明顯。男性十大死因排序與103年相比,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取代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由第11名上升至第10名;女性十大死因則與103年完全相同。

104年十大死因-男性vs.女性

排名

男性死因

女性死因

1
惡性腫瘤(癌症)
惡性腫瘤(癌症)
2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4
肺炎
腦血管疾病
5
事故傷害
肺炎
6
糖尿病
高血壓性疾病
7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8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事故傷害
9
高血壓性疾病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10
自殺(蓄意自我傷害)
敗血症

  資料來源:衛福部

 

慎防事故傷害 年輕族群主要死因

根據統計,104年1~14歲死亡人數為416人,較103年減少84人。死因以事故傷害為首,惡性腫瘤(癌症)居次,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異常排名第三;15~24歲死亡人數為1,228人,前三大死因依序為事故傷害、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和惡性腫瘤(癌症),合占該年齡層死亡人數的73.2%;65歲以上死亡人數為114,689人,占總死亡人數的70.1%,死因以惡性腫瘤(癌症)為首,心臟疾病和肺炎分居第2、3名。

死亡時鐘加快 抗癌全民總動員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死亡發生時鐘」,104年每3分12秒就有一人死亡;居國人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癌症),平均每11分13秒即奪走一人生命,比103年快轉了11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危險因子,占癌症死因的30%。國人好發的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等癌症,都與上述致癌因子有關。國民健康署提醒,為防止癌症上身,應做到:不菸檳酒、不燒烤紅肉、不加工重口味、避免環境汙染;要天然蔬果、要多運動、要定期檢查等「四不三要」,多管齊下,才能贏得生機。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5年8月5日發布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