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 小心癌化

 

 

位醫師檢查出大腸有息肉,卻未及時處理,經過數個月再度檢查,才發現息肉變大且出現潰瘍。由於已無法用大腸鏡割除,只好改用傳統手術切除,切片後才知息肉已病變,幸虧仍算發現得早,沒有釀成更大的遺憾。

一、何謂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表皮細胞增生隆起而形成的贅肉,好發部位為乙狀結腸與直腸。大部分大腸息肉是良性的,並非癌症,但在日積月累之下,有些型態的息肉會演變成癌症,須提高警覺。

 二、大腸息肉類型

大腸息肉的類型無法透過大腸鏡依肉眼觀察,醫師會切除息肉,並送病理檢驗。大腸息肉主要可分為非家族性大腸息肉與家族性大腸息肉兩大類,非家族性大腸息肉依病理組織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

三、大腸息肉臨床症狀

大部分大腸息肉沒有症狀,除非息肉大於1公分或出現癌變時,才會有症狀,因此大腸息肉通常是在例行性的健康檢查中才被發現。此外,少數患者可能因為解血便、下腹痛或糞便黏液特別多而要求檢查,才揪出病因是大腸息肉。

 四、大腸息肉高危險群

家族性大腸息肉是一種遺傳疾病,此類患者好發大腸直腸癌。目前的研究顯示,大腸息肉的形成原因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致可分類如下:

(一)年齡大於50歲。

(二)有大腸息肉病史、大腸息肉家族史或大腸癌家族史。

(三)高脂肪、多肉、少蔬果的飲食型態。

(四)有吸菸、飲酒的習慣。

(五)缺乏運動。

(六)體重過重。

 五、大腸息肉處理方式

(一)切除:雖然大部分大腸息肉為良性,但無法保證將來是否會演變為癌症,因此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切除。想切除大腸息肉,在使用大腸鏡檢查時即可執行,除非是巨大的大腸息肉,才須經由外科手術切除。

(二)追蹤檢查:即使切除了息肉,仍有復發的機會,因此定期大腸鏡檢查追蹤有其必要性,如果是遺傳性大腸息肉,則建議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

六、避免大腸息肉的日常保健之道

除了定期檢查,想預防大腸息肉應建立以下生活型態:

(一)避免高脂肪飲食:低油、少肉,可減輕身體負擔。

(二)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五穀類食物等。

(三)避免吸菸、喝酒:許多研究證實菸酒會提高各種疾病的罹患機率。

(四)適度運動:維持運動習慣,對身心健康皆有莫大幫助。

(五)控制體重:體重過重者易罹患慢性疾病,因此保持標準體重是遠離疾病的關鍵之一。

2009.09.09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