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齒整齊 自信加分

 

 

   有一口整齊的牙齒,不但能讓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加分,還可使笑容更迷人,進而提升自信。相反的,如果一口牙歪七扭八,不但「有礙觀瞻」,還可能引發其他口腔疾病。

有人或許會擔心,戴牙套動輒2、3年,醜不醜事小,但花費至少要十萬元至數十萬元;醫師還會建議某些成年人「趁年輕先整出一口好牙,好為老年生活預儲牙本」。患者不免質疑,恆齒已長齊,骨骼也變硬,戴牙套還有效果嗎?

一、牙齒矯正釋疑

(一)不限年齡:臺北榮民總醫院齒顎矯正科主任況守信表示,牙齒矯正原則上沒有年齡限制,臨床上曾見過60歲的患者進行矯正治療,因此只要骨骼健康、代謝正常,成人、孩童都可以矯正。稍有不同的是,孩童的細胞活化程度較好,因此矯正效果比成人顯著。此外,孩童顎骨可塑性很高,如果是顎骨的問題,孩童仍可用矯正器解決,成人可能就需求助於手術。

(二)不只是為了美觀:中華審美牙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林崇民指出,目前牙科臨床齒列矯正患者中,有30~50%年齡介於30~80歲,可見齒列矯正不再只是局限於「美觀」,而是口腔復健、整體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林崇民表示,曾有一位患者,在牙齒未矯正前長期偏頭痛,顎關節、後頸、肩背不適,導致脾氣暴躁,每天靠吃鎮定劑度日。輾轉就醫後,發現這些問題其實是牙齒咬合不正引起的連鎖反應,才進一步實施口腔矯正治療。

(三)矯正黃金時期:雖然各年齡都能矯正牙齒,但是嚴格說起來,矯正牙齒還是有所謂的「黃金時期」。一生中矯正牙齒效果最好的時機,是在乳牙快換完到恆牙生長完全這段時間,約11~13歲,也就是小學五年級到國中一年級之間。況守信醫師表示,在換牙時矯正,可順勢幫助牙齒長在正確的地方,而成人的恆齒已生長完全,只能依賴外力調整牙齒位置。

(四)矯正時機導致的問題:既然矯正牙齒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是不是想矯正就能去牙科報到?其實時機的選擇仍有利弊得失:

1.過早:矯正乳牙後,若恆齒長出來又不整齊,就前功盡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齒顎矯正科主任鄭信忠指出,6歲以下孩童若因習慣不良,如吸手指造成咬合異常,使牙齒間嚴重干擾,即需在恆齒長出來前先矯正一部分,以免影響日後恆齒生長。

2.過晚:林崇民醫師認為,一個成人是否需要矯正牙齒,見仁見智。首先,成人牙齒矯正牽涉的範圍包括關節、咬合、成長過程的破壞、不良的口腔修補物等問題;再者,不能否認,年紀愈大者,牙周病罹患率與牙疾現象皆高,加上目前臺灣的中老年人口多數並沒有定期看牙醫的習慣,是否有良好的條件進行矯正治療,需要醫師專業評估。

    況守信醫師表示,如果有牙周病,或口腔內有發炎現象,如蛀牙、牙齦炎、囊腫等,須先加以治療,才能戴上牙套進行矯正。(林禕庭)

二、牙齒長歪 是否一定要矯正

  北醫齒顎矯正科主任鄭信忠指出,矯正牙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三個問題──美觀、功能和健康。

(一)美觀:牙齒整齊與否,影響顏面美觀甚大,如果有暴牙或「戽斗」,甚至會對於臉型造成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性格上的自卑,進而產生心理障礙,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二)功能:指的是咬合異常,易造成咀嚼功能不佳、講話漏風,以及吃飯時吞進過多空氣,導致消化系統不良,影響身體機能。

(三)健康:指口腔健康,齒列不整齊往往會增加不利口腔內清潔的「死角」,容易引起蛀牙,罹患牙周病的機率也提高。

絕大多數人接受牙齒矯正,主因在於咬合不正,可分為先天與後天:

(一)先天原因:包括戽斗、暴牙或脣顎裂,或基因導致齒列過擠、過鬆。

(二)後天原因:咬合不正,原因包括蛀牙太嚴重,使牙齒東倒西歪,或牙周病導致的齒牙動搖。況守信醫師指出,不正咬合當中有一種「傷害性咬合」,可能出現在非常嚴重的暴牙上,這些人嘴巴閉上時牙齒會咬到牙床,使牙床或牙齦易產生傷口。還有一種情況也可能需要做牙齒矯正,就是裝置假牙前,若齒列不整齊,造成牙齒擁擠或牙縫太大,都必須先將牙齒矯正到正確的位置,再進行假牙替換。(林禕庭)

三、牙齒矯正 應有合理期待

當一個成人想要矯正牙齒時,牙醫師通常會花一個多小時教育患者口腔相關知識,接著牙醫師會收集患者的口腔資料,分析矯正或不矯正的利與弊。

牙醫師一般會利用X光攝影,確立患者顎關節生理相關位置、神經肌肉群運動機轉的健康、基礎骨的對稱、牙齒大小與基礎骨之間的平衡、個別牙齒及周圍支持組織的健康、齒軸的直立與平行,以及後牙關係、犬牙關係、前牙關係等,再告知患者矯正後的效果如何。

(一)矯正器形式:

1.固定式:是目前最常見的矯正器,材質有不鏽鋼、陶瓷、複合樹脂等,黏著在牙齒上,每顆牙齒都可獲得控制,且24小時都在矯正,疼痛的情況也比過去改善許多。

2.活動式:晚上睡覺時可取下,但這並非主流矯正之道,因為它無法像固定式一般,日夜都進行矯正,甚至「有戴就有效果,沒戴就沒效果」,效果通常不理想。

(二)時間與費用:每個人的口腔情況不同,所需的時間與費用也不同:

1.時間:大致上而言,一個完整的療程約需1~3年,一般以2年為平均值。至於成人,為增加矯正後的安定度,所需時間依個人狀況的複雜度而異。

2.費用:每個醫療院所收費標準不同,全口治療約在8~15萬之間。鄭信忠醫師表示,矯正牙齒乍看之下所費不貲,但卻能換來牙齒一生的健康,還是值得「投資」。

(三)牙齒矯正與臉型:過去有藝人表示在牙齒矯正後臉型變得較好看,但牙醫師認為,若原本有暴牙或戽斗,矯正後臉型的確會與矯正前有所差別,否則戴牙套對臉型的改變有限,且是間接效果,想有大幅度的改變,就須藉助整形手術。(林禕庭、陳珮潔)

四、口腔健康管理規畫

  牙齒陪伴人的一生,擁有一口好牙,才能有好胃,並擁有健康與風采。隨著不同的成長發育期,人人都須做好口腔健康管理,長保牙齒與口腔健康。

(一)胎兒期:根據胚胎成長研究,懷孕第6週乳牙的牙胚已開始發育;第五個月時,乳牙、門牙開始形成。因此在懷孕期間母體的健康情形,包括發燒、脫水與藥物使用,以及營養攝取狀況,均會影響小孩出生後的牙齒健康。

(二)新生兒0~1歲:1歲以前的新生嬰兒,口腔的知覺開始成熟。此時應注意嬰兒的營養攝取、發育是否正常、組織是否先天異常以及乳牙的萌發等問題。

(三)乳幼兒、幼兒期:1~3歲的乳幼兒、3~6歲的幼兒期,均應注意預防齲齒,減少糖分攝取,養成規律性的咀嚼,選擇硬度足夠、富含纖維與營養的健康食物,對促進味覺與腦部發育有很大的幫助;改正偏食與不良習癖,並養成刷牙以及清潔的習慣;此外,每3個月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2歲半起至青春期每半年塗氟一次。

(四)少年期:6~15歲,定期檢查顎口腔顏面發育情形,防止骨骼性齒顎顏面異常,如有需要應早期治療,並進行齒列矯正。換牙期應注意維護混合齒列期口腔衛生,避免不良習癖如偏側咀嚼、咬手指、弄舌癖、弄脣癖以及用口呼吸,同時也應注意發音是否清楚。

(五)青春期:15~20歲,避免口臭、社交及牙齒排列等問題,隨時注意牙肉的形態、顏色是否異常,關心智齒的萌發與埋伏齒,隨時觀察顎關節疼痛、顎骨齒列發育情形。

(六)青年期:20~40歲,開始預防牙周病。口腔應定期保養與治療,留意婚前與懷孕期的檢查與維護,以及年長後的咀嚼疼痛不適、牙齒顏色、排列、脣形、嘴形、美觀與是否影響社交行為。

(七)壯年期:40~60歲的牙齒保養之道,在於能否擁有自信的笑容、正常的咬合。注意是否有牙疾影響咀嚼發音;在同年齡層的親友中是否屬於健康族群,是否有顎關節、後頸、肩背與偏頭痛的困擾;是否有全身健康的問題;下半臉是否有嘴角下垂、口脣左右上下不對稱等情形,如果有上述狀況,均是咬合崩壞的徵兆。

(八)老年成熟期:60歲之後,要能自在享受食物並使用語言,健康的牙齒即是均衡攝取營養、防止腦部心智退化與維持晚年生活品質的最大保障。(陳珮潔)

 

林禕庭、陳珮潔/青年日報民國98年10月10日第B3版醫藥養生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