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用腦缺氧 也是職業病

 

 

      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供給不足、血細胞結合氧氣的能力降低或對氧不能充分利用所引起的不適症狀或隱性發展過程,稱為「缺氧」。缺氧將影響各種代謝,引發多種疾病。

一、人體對缺氧的適應與反應

人類對缺氧環境必須有適應過程。海拔高度提升愈快、高度愈高,對人體影響愈大,常發生急性高原反應,但在缺氧環境生活一段時間並適應後,缺氧初期的症狀即逐漸減輕。

儘管如此,人體器官、組織細胞對缺氧的忍受範圍仍有一定限度,超過了便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二、職業病與缺氧

職業病的發生可能是產生或加重了缺氧的條件,超過人體適應缺氧的耐受性,使人體對氧的利用率減弱,對人體功能的損傷惡化。

對於職業病的印象,多數人都停留在「工作環境惡劣的體力勞動者才要擔心」,殊不知因高度腦力勞動而引起的腦缺氧同樣可能導致傷害,並不因「工作環境舒適與否」而有所不同。

三、缺氧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大腦:大腦主宰人體各器官一切活動,重量雖僅占人體的2%,但血流量占人體的2/3,供氧量占1/4。因大腦本身無葡萄糖與氧氣的儲備,完全依賴血液流通以供應養料,因此大腦對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極差,血液運行一旦受阻,很快就會導致腦組織水腫、軟化以至壞死。如果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頭暈目眩、嗜睡、耳鳴、焦慮、失眠等症狀,就是缺氧。

(二)心肌:心肌對缺氧也十分敏感,早期輕度缺氧在心電圖上會出現異常;急性嚴重心肌缺氧,會引發心律不整、心室顫動以至心跳驟停;嚴重或長期缺氧時,會導致心肌細胞pH值下降、心肌衰竭、心肌收縮力減弱、血壓下降,最後引起血液循環衰竭。

四、學界對缺氧防治的研究

航空、航太與航海等「三航族」因工作性質特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往往較高,甚至有因缺氧引起腦損傷的案例,因此國際上對三航族的職業病研究最多也最深。

近年來,學界發現「低氧誘導因子」是缺氧過程中重要因素,是低氧時基因表達與細胞內穩態的調節中心,大陸學界更瞄準這一方向,結合中西醫科學,從形態到機能、從突觸傳遞與信號轉導等多個環節,針對低氧誘導因子的信號傳遞通路,研究缺氧腦損傷的機制、鐵代謝異常與缺氧腦損傷的關係等,更積極探討銀杏內酯、人參皂、刺五加等藥物可對抗缺氧腦損傷的作用與機理,全面為抗缺氧防治提供理論及依據。

 

廖俊凱/耕莘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99.5.5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