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醜,可是我不是害蟲--蜘蛛平反

【楊麗雪/青年日報94年5月26日第6版

一、蜘蛛非害蟲

蜘蛛到底是不是害蟲?俗稱「ㄌㄚˇㄧㄚˊ」的高腳蜘蛛平均每天會吃掉12隻蟑螂,可說是殺蟑高手,對環境衛生有一定的貢獻。只可惜模樣不甚討喜,有些老一輩的人還認為,若被高腳蜘蛛的尿液淋到身體,皮膚就會潰爛,如果沾到眼睛還可能瞎掉,所以往往欲除之而後快。不過,民眾都錯怪了高腳蜘蛛,牠其實只吃蟑螂昆蟲,不會咬人、尿液也沒有毒,而皮膚之所以會出現潰爛,大都是隱翅蟲的汁液所引起。

雖然大多數的蜘蛛口器內具有毒腺,但卻只能麻醉昆蟲或其他小動物,對人類而言毒性很低;而較具毒性的紅背蜘蛛(與黑寡婦蜘蛛同屬,但不同種)及上戶蜘蛛並不常見,大多只出現在戶外、山區。至於家中常見的高腳蜘蛛並不可怕,但由於體型碩大行動快捷,故常引起人們恐懼。

由於蜘蛛吐的蛛絲有極佳的黏附特性,像是蚊子、蒼蠅都可能成為蜘蛛的獵物,所以蜘蛛也是防治居家害蟲的好幫手,屬有益生物。民眾若真的覺得害怕,建議適量使用具殺蟑效果的噴霧劑,直接朝蜘蛛身上噴灑即可。

二、蜘蛛不是昆蟲

常有人誤認為蜘蛛是昆蟲,其實牠們並不是。昆蟲有3對足和1隻觸角,且頭胸腹可明顯區分;而蜘蛛有4對足、沒有觸角、頭胸部癒合成1節,在動物學上是屬於節肢動物門的蛛形綱動物,所以並不是昆蟲。蛛形綱動物還包括常見的蠍子、等。

昆蟲和蜘蛛都是節肢動物,但兩者卻有許多不同之處,以數量而言蜘蛛只有3萬多種,而昆蟲已超過100萬種以上,且還有許多尚未被發現;蜘蛛也沒有像昆蟲那樣大的複眼,另蜘蛛的腹部後端有吐絲管可以吐絲。

三、蜘蛛絲的奧祕

電影「蜘蛛人」利用蜘蛛絲以每小時90哩的速度飛簷走壁,穿梭在摩天大廈間,更能從手腕放射出蜘蛛網打擊犯罪,神奇至極。事實上真正的蜘蛛絲更要強多了,科學家曾比喻「若能有鉛筆般粗的蜘蛛絲來結成網,即可攔截住一架飛行中的747噴射機。」

蜘蛛絲是由大部分的水和小部分的黏著劑、抗生素組成,繞地球一圈只有一顆柳丁的重量,但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會結網,有些蜘蛛到處自由活動捕捉昆蟲,如窗臺上常見的蠅虎及草地上的狼蛛;也有蜘蛛在門框、窗框、樹梢、草叢及昆蟲常出沒的地方結網,當昆蟲一觸網,蜘蛛就會迅速前來咬住,並將口器的唾液注入昆蟲體內將其昏迷,以防獵物逃脫。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會織出像花園中常見的幾何狀的網,有的是織薄片狀的網,其餘的則是漏斗狀。

蜘蛛絲一直是人類深感好奇且亟欲仿造的東西,更被封為「謎樣的夢幻材料」。地球上會織網的蜘蛛有2萬多種,所吐出的絲不僅是捕捉獵物的武器,更是蜘蛛跳躍、逃跑時的生命線;對科學家而言,它則是不可思議的纖維材料,直到目前為止,人類仍無法合成出任何足以媲美蜘蛛絲之纖維。

蜘蛛絲令人稱羨的強韌,讓不少科學家急欲解開其材料結構之謎。蜘蛛絲為三重β-摺疊立體結構,微纖分子間有極強之氫鍵引力。結晶區的絲蛋白分子結構存在形式是以順纖維軸向或不順著纖維軸向排列著「反平行(摺疊鏈片晶型)」(Plearedβ-sheet);非晶區則是由甘氨酸為主的絲蛋白分子所構成。當科學家在驚訝其胺基酸存有排列與不規則兩大區域之餘,一般學說認為蜘蛛絲的韌性可能來自於其以氫做鍊結如拉鍊般的Plearedβ-sheet立體結構,但至今仍不太瞭解其生成原因。

        新幾內亞的某民族利用某種蜘蛛吐出的絲捕魚;在繃帶未使用前,已有人發現包紮傷口時加一點蜘蛛絲,傷口會復原得較快;以前的人以蜘蛛絲作為槍械的瞄準線,現在的人則以蜘蛛絲為標的,希望能製造出更具承受力的建築物和防彈衣。

本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