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愛笑 小心大腦組織異常

 

 

看到別人臉上的笑容,總是讓自己也感到開心,然而若發現小孩莫名愛笑,甚至一個人玩時也在傻笑,就要提高警覺!

一、愛笑可能是病

臺北榮總陸續接獲3個病例,都是從出生起就很愛笑,直到併發抽搐、癲癇等症狀,家長才覺得有異而帶來就診。經過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才發現其腦部下視丘出現不正常的發育組織,因而影響腦部放電,導致幼童不斷傻笑。臨床上,這種組織稱為「下視丘錯構瘤」,發生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二、下視丘的位置與功能

(一)位置:下視丘位於腦的底部,由幾個不同的區域所組成,大小猶如一粒豆子(約是腦部重量的1/300)。

(二)功能:下視丘可調整體溫,若偵測出體溫太高,下視丘便會發出訊息讓皮膚擴張毛孔,使血液更快冷卻下來。此外,下視丘還與情緒控制、飢餓感、口渴感與循環節奏有關,同時傳送釋放激素至腦下垂體。

三、下視丘錯構瘤可能導致的症狀

這種病症並非遺傳,而是胎兒腦部發育時結構出問題所致,原因不明。典型的臨床症狀為癡笑,且常併發癲癇發作或行為異常。癲癇常於童年發作,部分患者則會表現早熟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癲癇發生時,切勿試圖中止患者的動作,也不要塞任何東西到其嘴裡,應注意保護其頭部,靜待其發作完畢。

四、下視丘錯構瘤的治療

醫師指出,過去對於這類病症,多以開顱手術切除發生癲癇部位的腦組織,但效果並不佳,最近才發展出以內視鏡手術分離病灶與下丘腦間的連接面。據統計,國外約有60%的患者在術後癲癇狀況消失,80%的患者癲癇情形則獲得大幅度的改善。

最近臺北榮總治療的男童,其腦部不正常組織位於側腦,已利用內視鏡分離法順利去除發育異常的組織,不需打開頭顱,這也是國內首次以內視鏡治療下視丘組織異常的案例。

五、結語

癲癇的導因雖然大部分不明,但問題出在腦部不正常放電,因此若發現孩子出現癲癇症狀,家長即應懷疑是否有腦部傷害或組織生長異常,盡快就醫,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2009.04.28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