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聽障者溝通?

【新店耕莘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正文醫師】

溝通是聽者與說話者主動參與的互動關係,然而與聽障者放大音量交談,不見得能使聽障者確切明瞭你的談話內容,反而更容易讓聽者覺得不舒服,因為大聲說話使得嘴巴過分誇大的牽動,造成說話者的原意被曲解。

一旦懷疑有聽力方面的問題,最好經過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與聽力檢查師的評估檢查,包括依聽者溝通上的需求程度,建議使用助聽器或其他聽力輔具,同時提供聽與溝通方面的相關知識。以下簡述幾點促進與聽障者溝通的技巧。

 

一、就地取材

(一)聽者方面

1.      面對說話的人,不要對著他的側面談話,如此可從對方的面部表情得知更正確的意涵,最難聽到的聲音(如氣音),往往最容易由講者臉部的動作獲得資訊。每個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從說話者的臉上得知某些訊息(如讀脣、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

2.      某些讀語的課程及教學錄影帶可以讓溝通更得心應手。

3.      如果視力方面也有困難,則應找眼科醫師檢查。

(二)說話者方面

1.      說話時,將一些障礙物(如香菸、口香糖、菸斗、口中食物等)移除。

2.      鬍子也會妨礙讀脣(讀語)。

3.      注意聽者的表情反應,一臉狐疑的表情也可能表示聽者誤解了你的意思。

4.      與聽者面對面,說話時不要轉頭。

5.      避免心有旁騖,否則會將不相關的表情表現出來,使聽者曲解意思。

6.      溝通前先讓聽者能專注於你,可輕拍他的肩膀,或用一些手勢來引起對方的注意。

 

二、提出問題

(一)聽者方面:不明瞭對方的意思時不要點頭,最好再問一次。提出問題總比繼續曲解意思好。

(二)說話者方面:當知道對方可能無法明瞭自己的意思時,要適時反問聽者,以確認語意已完全被瞭解。

 

三、掌控環境

(一)聽者方面

1.      盡量引導講者在安靜的房間談話。

2.      避免吵鬧的環境。

3.      降低環境的背景噪音(如電視、收音機、水龍頭等)。

4.      .要求戴上助聽器或其他聽力輔具。

5.      善用燈光,讓燈光在自己後方,不要讓燈光在說話者後方,造成說話者臉部的陰影。

6.      避免坐在靠近牆壁或其他堅硬物體附近,聲音可能會被反射回去而造成混淆。

7.      與說話者的距離盡量靠近。

8.      在房間裡放置地毯,可以得到較佳音響效果。

(二)說話者方面

1.      輪流說話,不要打斷他人談話。

2.      換人說話時,自我介紹,讓聽者能有效辨識。

3.      不要從其他房間或遠距離對聽者大聲喊叫。

 

四、對主題變得感興趣

(一)聽者方面

1.      在談話前先要求一些訊息(如授課內容、議題等),讓自己能更容易明瞭談話者的主題,要多接觸時事,若要到電影院看電影,可先瞭解故事大綱。

2.      向說話者明確表達需求,讓說者明瞭該如何幫助聽者更容易瞭解他的語意。

(二)說話者方面

1.      提供書面資料(如工作指派、醫師醫囑等),當作事後的參考資料。

2.      詢問聽者怎麼做會有助於他對談話內容的明瞭。

 

五、重複/改變措辭來表達

(一)聽者方面

1.      要求再次重述。

2.      重述聽到的內容,讓說話者有機會更正錯誤的訊息。例如:「你說你將會早點回來,是嗎?」

(二)說話者方面

1.      在小組談話中,繼續討論前再一次重述問題及關鍵的主題。

2.      如果重述時仍不清楚,則必要時可以改變措辭再說一次。

 

六、放鬆心情

(一)者方面:不要勉強去理解所聽到的每字每句,要順著上下文去瞭解談話內容,猜出正確的意涵。

(二)說話者方面:說話時放慢速度,但不要太過誇張。說話速度太快會讓聽者容易疲累,且不容易瞭解意思。

 

七、謹記於心

(一)者方面:保持幽默感,可適時自我解嘲。

(二)說話者方面:不要大聲叫喊,那會使聲音被扭曲,且臉部表情不容易被辨認,因而使讀脣困難度增加。說話時要自然,清晰而明確。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