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經痛隱藏疾病

【劉嘉燿/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瘤科主任】

        月經時,劇烈下腹疼痛,無法上學或日常工作,或腹部絞痛甚至腹瀉,以為吃壞肚子而一直服用胃腸藥;月經時,解大、小便的疼痛、腹脹、尿血、便血、咳血、鼻出血、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等,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的症狀,它常伴隨女人走過一生的黃金歲月,有時甚而左右一生的幸福。

一、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它是本來只長在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長到身體其他部位,好發部位為骨盆腔內的腹膜及器官,異位的內膜組織隨著體內性荷爾蒙起伏而有週期性變化,不似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剝落後由陰道排出,大部分情況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處的子宮內膜組織無通路排出,在所在處造成炎症反應,並因而產生種種不適的症狀;少數情況下,異位的內膜組織剝落後排出體外,造成如便血、咳血等異常出血。輸卵管卵巢處的子宮內膜異位,長期炎症反應可能造成粘黏,破壞其正常結構,影響生育功能甚至造成不孕。

二、延遲就醫,事倍功半

        一般人視月經期的疼痛為理所當然,絕大多數人忍耐或自行服用藥物來減輕疼痛,很少就醫找尋原因。許多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是因為不孕問題就醫時才發現,如果細心追溯她們的症狀,有些人在青春期有月經後即有經痛或身體不適現象,在上述傳統的認知及年輕女孩不願看婦產科的影響下,一直忍耐,大半等到結婚後才敢就醫或有不孕的問題,看醫師時才診斷出來有子宮內膜異位,這時才治療,時常是事倍功半。

三、子宮內膜異位,原因不明

        目前對子宮內膜異位真正的病因,尚未清楚,有些致病原因說法如經血逆流入骨盆腔及免疫系統缺陷,細胞變性轉生,內膜細胞經血流或淋巴管傳播及遺傳基因等。治療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如性腺激釋出素類劑、荷爾蒙製劑以及目前尚在研究中的干擾素等;以及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雖非惡性腫瘤,卻是一漸進性的疾病,目前因不知真正病因,沒有真正的預防方法,如同癌症的防治一樣,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可以預防或延緩病情惡化,是防治子宮內膜異位的根本辦法。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