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尿路感染

 

長庚訊第24卷第4  高雄院區內科一組護理長 陳秀鑾

 

何謂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泛指人體泌尿道的微生物感染。一般而言,常見的尿路感染是腎臟、輸尿管、膀胱、攝護腺和尿道受到細菌、披衣菌、漿菌、陰道鞭蟲等各種微生物的侵犯引起的發炎反應。而其中細菌感染是最常見的。

 

尿路感染會有什麼症狀?

        病患會有頻尿、尿急、排尿灼痛、下腹痛或尿道口排出分泌物等症狀;若是上尿路部位如:腎臟的感染,病患可能有腰痛,發燒、寒顫的症狀。嚴重的尿路感染,細菌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敗血症。相反的,有些尿路感染的病患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卻可由尿液檢驗或儀器檢查中看出有尿路感染的跡象。

 

為什麼女性比較容易患尿路感染?

        造成女性容易尿路感染的原因為:

1.女性尿道較短,大約只有4公分長,來自腸道的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常在女性外陰部滋生,再由尿道侵入膀胱,尤其在行房和懷孕時,這些細菌更易侵入。

2.在停經後的婦女,其膀胱黏膜的抵抗力減弱,比較容易被感染。

3.有些女性因工作和環境的關係,有憋尿的習慣,影響了膀胱正常排尿的功能,也會導致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如何發生的呢?

        造成尿路感染的原因,最常見是由尿道口逆行而上侵入尿道和膀胱,再沿輸尿管侵犯到腎臟,其次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再侵犯到泌尿道,或是泌尿道附近器官的感染直接侵犯到泌尿系統。如果病患本身有結石、攝護腺肥大、神經性膀胱、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或糖尿病等病變,會使得尿路感染的發生更容易。

 

尿路感染的病患應接受那些檢查?

        最基本的檢查,就是尿液常規檢查,也就是驗尿檢查,主要是看尿液內是不是有發炎的反應和細菌感染的現象。男性尿道和女性尿道的分泌物或攝護腺也都要檢驗,以鑑別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及其抗生素藥物的感受性,另外必須檢驗血液、其他如X光、超音波、內視鏡檢查、血液生化和免疫機能的檢驗,則依病情的需要再予以安排。

 

尿路感染應如何治療?

        由於尿路感染主要是細菌感染造成,適當的抗生素藥物治療是必須的。對於女性單純的膀胱感染,只需13天口服抗生素治療。比較嚴重的膀胱和尿道的感染,傳統上是給予714天口服抗生素的治療,合併藥物注射治療。對於腎臟和攝護腺的感染,就應給予更積極治療,急性感染時病患會合併有發燒、畏寒的症狀,應予以連續的藥物注射治療。慢性的攝護腺細菌感染,則需要612口服藥物治療。

 

尿路感染應如何預防?

1.盡量攝取大量水分,每日20003000水分,以淡化尿液,減少感染(醫囑若有需要限制水分者除外)。

2.多攝取酸性及含維他命C食物如:蔓越汁、藍汁、葡萄汁、柑橘類。以降低尿液酸鹼值,可減少感染。

3.有尿意,應趕快解尿,勿憋尿。

4.當出現尿道感染症狀期間,宜避免性交行為。

5.女性生理期間應特別注意避免使用衛生棉條;內褲應穿著棉質品以利吸汗;並隨時保持會陰清潔及乾燥。

6.排便後用衛生紙擦拭時,請由前往後擦拭,以免造成逆行性感染。

7.洗澡以淋浴方式,避免盆浴,可減少感染。

8.內褲應避免使用強效性洗衣劑或漂白劑,以免刺激會陰部皮膚;且內褲應與襪品類分開洗。

9.女性陰道有異常分泌物,應盡快接受治療,不可自行使用會陰噴灑劑或陰道沖洗劑。

10.男性尿道或攝護腺感染的病患應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飲酒或咖啡,以免症狀復發。

11.感染期間應依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勿自行停藥,以免復發。

12.有復發症狀應立即回診治療。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