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瞭解衛生棉條嗎?

 

臺北市王伊蕾婦產科  吳伯瑜醫師

妳用過衛生棉條嗎?可能有不少女性的回答是No,或者是使用過,但是卻覺得不太舒服。棉條被廣泛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20年,廠商開始製造棉條販售,女性也漸漸習慣使用這種衛生用品,在美國,一個女性一輩子可能使用超過一萬個棉條,不過因為國情的不同,在臺灣用的人就少多了。棉條是由棉製品緊壓成圓柱狀,便於放入陰道中,在月經來潮時可以吸收經血,讓血不致流出陰道。使用棉條的好處很多,它會讓人感覺輕鬆自在;許多運動不致因為月經到來而必須暫停,包括游泳等水上活動;陰部比較沒有異味,內褲的選擇也比較有彈性等。在20022月,美國康乃狄克大學以及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師發表了一篇聳動的文章,它統計了2,002個病例,結果發現在經期有性行為,或是使用棉條,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機率,許多讀者對於這項研究感到十分訝異,但是這項發現隨後也引起了部分學者的反駁,認為研究不夠嚴謹。或許棉條沒有這麼神奇的效果,但對常用的人來說,它的確是相當方便的產品。到底棉條的使用上有那些困擾,妳該不該試一試呢?

一、常用棉條可能造成感染?

棉條在醫學史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曾經是造成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的主要原因,TSS最早是由泰德(Todd)醫師在1978年命名,主要與金黃葡萄球菌的感染有關,金黃葡萄球菌常常來自不潔的環境,如皮膚、雙手、口鼻等,在20年前,TSS有超過九成發生在年輕、使用棉條的女性。棉條造成感染的原因與棉條本身的吸收力及放在陰道的時間有關,吸收力愈強,愈容易造成陰道黏膜乾裂,失去保護,也因為吸收力好,放在陰道的時間就會愈久,造成感染的機會就愈高,所以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在1988年以後,對於棉條的吸收力(absorbency有了明確的規範,規定廠商要把吸收力標示在包裝上,如此一來就算使用不同廠牌的棉條,也易於選擇相同吸收力的類型。由於這些規範,再加上正確使用棉條的觀念,1990年以後,與棉條相關的TSS就減少了很多。有關吸收力的標示方式是利用Syngyna測驗的方式來定義,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標示方式如下:

 

FDA定義標準

吸收力標示一

吸收力標示二

小於6

Low absorbency

Junior(Mini; Lite)absorbency

6~9

Medium absorbency

Regular absorbency

9~12

Medium-high absorbency

Super absorbency

12~15

High absorbency

Super plus absorbency

15~18

Very high absorbency

大於18

Highest absorbency

雖然吸收力較高的,造成問題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不過只要適當使用,感染的機會並不會比較高,否則只挑選吸收力小的,就失去用棉條的方便性了。

二、使用棉條會痛或是不舒服?

剛開始使用衛生綿條時,可以選擇經血量多的時候比較容易放置入,盡量選擇小一點的型號,放置的時候以坐姿或是站姿,一腳站在馬桶或是浴盆上,有的人覺得蹲姿比較容易放,可以試試那一種姿勢比較適合自己,重點是要盡量放鬆,如果慣用右手,則用左手食指及中指撥開小陰脣,慢慢將棉條推進陰道口,並且要確定尾部線頭是靠外側的,較方便取出,通常棉條置入後不會有感覺,也不會因為激烈運動而掉出來,如果覺得有異物感,可能是放得不夠深。此外,如果第一次使用很難置入,可以在前端沾一些水性的潤滑劑輔助。目前國內可以選擇的棉條廠牌較少,國外有些廠牌的棉條有塑膠套管當作導引,利於置入陰道,在推入陰道後,再用食指抵住內部的棉條,把外套取出,使用上容易許多,而且也較不易因手指不潔而造成病菌感染。

三、使用棉條的注意事項:

(一)放棉條的時候要先把手洗乾淨,否則許多的病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就可能乘機造成感染。

(二)剛開始使用棉條時,可配合使用護墊,以免在還不熟練的情形下,血滲出來造成尷尬。

(三)依照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棉條應該四至八小時更換一次,因為更換不如衛生棉方便,而且常換也會對陰道造成過多的刺激,所以如果流量比較大,四小時內就需要換的話,應該改用吸收力更強的。相反的,如果棉條很難拿出來,或是使用後覺得陰道很乾、棉條碎裂,或是八小時以上都不需要更換,應該要改用吸收力較低的類型。一般在使用過一、二個週期後,應該就能夠依照每天的月經流量,挑選適合的棉條型號了。

(四)白天活動較大,可以考慮晚上用棉墊,白天用棉條,也不會因為量多必須晚上起來更換。

(五)從事水上活動或是游泳時棉條會吸水,所以在游泳完後最好換掉,以免更換的時間估計不準,增加感染機會。

(六)陰道發炎時暫時不用,治療痊癒後再使用。

(七)使用棉條有可能造成處女膜的損傷,許多人陰道的開口原本就足夠讓棉條放進去,不會造成任何傷口,不過如果個人很在乎處女膜的完整,最好還是不要用。

(八)如果使用時突然有發高燒、畏寒、全身發紅、腹瀉、頭暈、臉色蒼白、嘔吐、持續的下腹痛(要與痛經區別)等情況,有可能是感染的症狀,應馬上就醫檢查。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