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性別框框——「性別平等教育的經驗與理念」

【黃麗莉/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最近教育部正在大力推動教改,各級學校也在推動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及研習活動,趕搭這些推廣教育的列車,個人曾多次到各級學校(高中職、國中、國小都有)對老師們講授有關「兩性平等教育」的相關議題。從校方行政人員與老師們對我的講題及內容的反應中,每次的演講都反映了各個學校的風氣,及教師們的基本心態,也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其中最明顯的是,女老師們大多聽得津津有味,且若有所思的模樣。男老師則大多低頭沈思(或打盹),或者向我提出激烈的質疑(帶著激動的情緒而不是問題尖銳),有一次,由於曲解我的意思且數度辯駁,以致引起其他女老師的回辯,場面相當熱鬧,也有的男老師則指控我在製造兩性間的衝突。

其中,老師們(尤其是男老師)最常提出的問題是「兩性教育應該強調兩性之間的和諧,而不應該強調兩性之間的「平等」,因為男女天生就是「不同」,永遠不可能平等的,過度強調平等反而製造了兩性之間的衝突」。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對我提出類似的質疑。

這是一個很好且很重要的問題,「兩性平等教育」中的確充滿了許多迷思與爭議等待進一步的釐清,以致讓人不免因遲疑而有所卻步。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來思考、澄清這樣的質疑。

一、男女天生大不同?

(一)男女生理的差異多在程度上而非類型上:首先,讓我們從「男女天生就是不同」談起。基本上,男女性最大的不同在於生理方面,例如染色體、生殖器官、性器官、性荷爾蒙的不同;此外,在腦側化方面也有些許的不同,以致平均而言男性的視覺空間作業能力方面略優於女性,而女性的語文流暢性優於男性;男性雖然在體格力量方面傾向於較女性高大強壯,但是男性傾向於有較多的生理弱點,如對抗疾病、死亡、生理異常等,以致其生存優勢性略遜於女性。

             這些生理上的差異,大多是程度上的差異而不是類型上的差異,但是人類的認知系統卻傾向於將「性別」類型化(簡化為男性與女性兩類),類型化之後更易走向刻板定型化,即賦予不同的角色期待、教養方式、分工原則、生活方式等。

(二)男女的差異後天社會建構的影響遠大於先天生理因素:在刻板化的性別角色期待的長期影響下,使得在社會事實面上形成了現今男女性在性格、氣質、認知特性、社會行為、社會成就、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發問,無論是歷史讀物所顯示的,或現今社會中目睹的,或個人親身體驗到的男女性之間的種種差異,究竟是先天的(生物學上的因素)或後天的(社會結構或文化因素)影響較大,或者是「個人之間」的差異大於「性別之間」的差異?以目前「性別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結果來看,現今男女性之間的種種差異,後天的社會建構的影響因素遠大於先天的生理因素的影響。

二、平等的意涵

(一)平等不非結果變成一樣,而是發展機會一樣:再來談談「男女永遠不可能平等」這樣的想法。看來,很多人好像將「平等」的意思解釋成「結果一樣」,因此認為,男女因為永遠有基本差異存在,所以也就永遠不可能「變成」平等(變成一樣)。這樣的想法似是而非,事實上,「兩性平等教育」的真義並不是要使男性與女性變成「一樣」。因為不僅男女之間有差異存在,其實每個個人的基本氣質(性格)、資質(智力)、生理條件等也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發掘每個人的基本潛能,讓每個人能夠適才適性發展,並依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補其先天不足之處。因此,「平等」與其解釋成「結果變得一樣」,不如解釋成「發展的機會一樣」。

(二)「兩性平等教育」也可說是一種「兩性平權教育」:也就是女性與男性有一樣的發展機會,有相同的適性發展的權利。目前憲法上雖然保障了男女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機會權利,但是,就如前段所言,隱含在文化或人們認知系統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角色期待,以及與其配對的社會結構(如家庭結構、職業結構、權力結構等),卻透過校園中的正式課程(如課程區隔、教材偏頗等)或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如師生互動、校園行政等)間接地框限了個體的性向與發展機會,無論對男性或女性都一樣,但對女性的發展限制尤甚。依此而論,兩性平等教育的主旨即在於袪除「性別刻板化」對個體的箝制,讓每個個體能依其潛能及性向的差異(不是性別差異)去發展,而不是以符合性別角色期待的方式去發展。

(三)社會正義即以社會制度補強弱者的生存競爭:另外,「平等」基本上是人類創構出來的複雜概念與理想,至於如何在差異中追求平等也有諸多的論述與爭議。現代社會經過啟蒙時期及工業革命的洗禮之後,即試圖擺脫神權政治、君權政治,以及各式各樣的威權體制,而朝向民主政治發展。在民主政治的體制中,沒有任一種種族生而為奴隸,也沒有任一種性別生而為支配者或附屬者。即使面對生而為競爭弱勢的族群(如身心障礙者),社會正義的理念也是希望藉由社會制度補強其生存與競爭之能力,此一觀念在「實用倫理學」中稱為「倒轉的差別待遇」(reverse discrimination)。亦即要給「弱勢」者特殊的保障或資源,以利其與其他族群「平等」地生存。因此,平等的基本原則,強調的是「平等的考量」(consideration),而不是一樣的「待遇」(treatment)而已。

(四)「平等」是一個價值理念,而不是社會真實:雖然民主國家的憲法賦予人人平等之權利,但是,每個人生而有資質、性向、成長環境不同,甚至所屬族群、性別之不同,以致使得他們行使權利的「能力」不同,那麼「人人平等」的理想則變得空洞虛無。因此,教育的理念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為激發內在潛能,另一為授予行使權利的能力(即賦權,empower之概念),在此意義之下,「兩性平等教育」也是一種「兩性平權教育」。我們要關注「取得受教育之機會」是否平等、教育的過程中是否「被平等地對待」,在不同階段教育的轉化過程中機會是否均等,教育的成果是否相同,在社會上所分配之各項資源是否均等等問題。

(五)和諧是建立在兩性平等上:「追求平等」是現代社會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社會的過程中,由於會對舊社會或舊觀念進行革新工作,因而難免會有新舊之間的「衝突」發生。追求兩性關係的「和諧」仍是「兩性平等教育」的目標之一,但是新的和諧關係是建立在兩性平等之上,而不是在性別上有「男上——女下」、「男支配——女順從」、「男主體——女附屬」關係的男尊女卑兩性和諧。

三、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

        「兩性平等教育」是近年來新興的教育理念之一,相關的論述也很多,教育學者Klein1985)在其主編的《經由教育達成兩性平等的手冊》一書中,曾就各層面來闡述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他認為「性別平等教育」是:

(一)激發個人潛能,開創未來,免受限於性別刻板印象的教育。

(二)瞭解人的基本權益及互相尊重,以減低兩性間的偏見、歧視及衝突。

(三)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種資源應合理分享,才可形成兩性和諧的社會。

(四)性別平等教育旨在建立倫理道德及人性尊嚴的闡揚。

Klein這樣的闡述已成為兩性平等教育者經常引用的陳述,也獲得大多數人的共鳴。一般而言,「兩性平等教育」要從小開始,父母的身教與言教都具有示範學習的效果,同樣的,學校裡的老師、行政人員等也都有潛移默化的示範效果,

在學校教育系統中,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可以產生幾個面向的效益:一方面在教育過程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切入兩性平權意義的討論,可以及早修正社會文化中盛行的不當的兩性刻板化印象;另一方面,在性別議題的對話過程中,不論是針對教師或學生,積極地辯證討論性別與行為間的關係,則可藉此建立去刻板化且多元化的性別互動,並促進兩性平權文化的產生。

四、性別平等教育的進路

(一)性別平權教育要從「全人」的教育理念著手:兩性平權教育應與人本教育理念相結合,尊重每一學生的個別差異,以充分發展個人潛能(全功能的人)為教育目標;而不應以刻板化的性別角色來框限學生的自我概念、能力性向、職業興趣、生涯發展,甚而形塑特定的人格或形象。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或互動方式不應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材施教也應該源於個別差異而不是性別差異。如果以「性別」將人加以分類,且給予不同的對待,是過度簡化人性,也扭曲了人性。

(二)檢視兩性受教育之機會確實均等:雖然憲法中規定男女性受國民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但是有些大專院校的招生仍有性別的限制,如護理系或家政系限收女性,海洋運輸系限收男性等現象,這都可能一再複製職業的性別刻板化,及強化工作的性別區隔。另外,根據研究發現,公立高中的男生錄取名額和錄取率皆高於女生,而且男生就讀聲望與品質皆較高學校的機會比女生多。由此可見,教育體制或社會期待中潛藏著某些因素,使得男女兩性在受教育方面的質與量並不完全均等。

(三)教材之編制與升學考試科目應摒除男性中心的思考,以達性別公平性:根據研究,小學教科書中不斷地傳遞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男性為主體、女性為附屬的父權思想,也同時強化性別角色刻板化與性別偏見。例如,醫師是男的、護士是女的;校長是男性,老師則是女性,社區理事無一女性。另外,女性較適合且擅長之藝術史或文學史,則篇幅較少,且不列入升學考試主要科目。長久以來,教育體系一向由男性學者主導教科書的編纂及考試科目與測驗方式的決策,難免一再落入男性思維的窠臼之中,而營造不利於女性成就表現的氛圍。因此,未來教材與課程規畫應該經由具有兩性平等意識之專家檢視為宜。

(四)潛在課程中要避免父權思想之複製且向多元文化邁進:校園中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也是傳遞兩性價值觀、規範、認同、文化意義、知識、實踐等的重要管道,而潛在課程的施行則是透過課堂內外師生的對話和互動、校園內各項遊戲規則、儀式行為,或各項活動及任務之指派,以及行政人事結構、家長會組成等來施行。例如,總是男生擦窗子,女生掃地;男生當體育股長或糾察隊長,女生當學藝股長或服務股長;對男學生多是高期待性的責斥或鼓勵,對女生則多保護性的迴避或代勞。校長及各行政單位主管多是男性,主司領導責任,女老師則多從事雜務性的助手。事實上,應該透過校園中種種的潛在課程,將僵化的性別角色及父權概念、規範、認同加以摒除,而朝向彈性且多元化的校園面貌行進。而潛在課程要成功地進行,特別需要教師們及教育相關人員從反思自身的性別意識做起,以免自身淪為父權的複製者。

(五)從生活中實踐合理的兩性關係:教育場所是一個特殊的場域,它要離社會現實有一段距離,而不只是反映或複製社會現實,如此才能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思及批判,並在不受現實利益干預的條件下,進行各項「非習慣性」行為的實驗性實踐。接著再將這些有意義的實驗性實踐帶入日常生活世界中,於是藉由反思、批判、行動改變、進而影響社會結構改造的連鎖鍊於焉形成,因而藉由教育而創造出更合理的兩性關係生活世界也成為可能。兩性平權教育著重的是生活的實踐,新生活文化的建立,而不只是知識性的創構和批判而已。

主文部分內容曾出現於:

一、黃麗莉主編,婦女新知協會策畫(1999)。「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臺北:女書店。

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4期,臺北:教育部訓委會。

三、「是盟友還是對手?──男性研究 vs.女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12期,臺北:教育部訓委會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