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首要  器械消毒、合格證照

        看牙的經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病痛,為確保牙齒健康,仍應每半年定期看牙,接受檢查與洗牙。但牙科診所比比皆是,民眾該如何選擇呢?

一、民眾首重「器械消毒」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94年曾調查牙醫師心目中的優質診所,當時牙醫師選出的首要條件是「牙醫師訓練過程」。962月該會又與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合作,透過門診訪問了528位就診病患,請他們從25項牙科服務選擇標準中選取心目中最重視的10項,得到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重視的前三名因素依序是「器械消毒及防制感染措施」、「牙科院所環境清潔度」及「牙醫師的醫療技術與能力」。

其他七項依序是「牙醫師重視病患程度」、「醫護人員親切的服務態度」、「醫療服務方便性」、「牙醫師對兒童的親切感」、「醫療儀器設備」、「重視預防保健治療」和「醫療新技術」。

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北醫附副院長鄭信忠指出,這次調查結果與過去相比,民眾的選擇標準已大不相同;現在民眾更加關心就醫時的衛生安全,原因可能與臺灣歷經SARS情有關。

二、看牙注意事項

        鄭信忠醫師並建議,民眾看牙醫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醫療院所有無合格牙醫師證書和開業執照。

(二)詢問醫護人員醫療器械有無消毒。現在牙醫器械消毒方式分高溫高壓滅菌和浸泡消毒液兩種,效果差不多,民眾可直接詢問醫護人員,不必擔心遭另眼相待。

(三)觀察醫護人員有無戴手套、口罩。

(四)詳細填寫個人病史。

(五)有糖尿病、心臟病及高血壓者應主動告知。

(六)就診過程若有不適,應立刻向醫護人員反應。

(整理自聯合報96317E4版)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