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長期臥床病患的

居家照顧

榮總內外科門診護理師 李俐娟

  家有長期臥床病患,對家屬及照顧者的身心均構成莫大負擔。若患者存有溝通困難的問題,如中風、老年失智等,要滿足其需求有時相當困難,且無法達成預期效果。故以下提供數項簡易的居家照顧原則,以便家屬達成照顧目標:

一、知覺方面:

  家屬和照顧者須先突破局限的想法,要將病患視為一般健康人來照顧,不論是失去自主能力的病患,或行動困難的病患,要以對待正常人的方式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也就是一種全人的照顧。譬如要做清洗、換姿勢等動作時,應先加以口頭溝通,必要時給予身體上的安撫、感覺器官上的刺激(如眼睛對色彩、光度,耳朵對聲音等)。

二、皮膚方面:

  尤其是皮包骨(骨頭易突出之處)的病患,須注意是否有破皮或發紅現象,最好能經常助其翻身,避免造成褥瘡,也可使用一些臥具來減輕壓力(如氣墊床),並注意飲食的均衡及營養。

三、呼吸器官方面:

  如預防感染、施打感冒疫苗及肺炎疫苗,並時常注意口腔的清潔,有痰時須注意水分的補充以稀釋痰液,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可使其側睡,避免呼吸道阻塞,並以拍背及姿勢引流的方式來幫助痰液排出。

四、消化系統方面:

  盡量讓食物容易消化、吸收,譬如少量多餐,或將食物蒸煮以利消化,吃飯時及飯後半小時,皆宜頭部抬高及半坐臥的方式。

五、排系統方面:

  讓病患多攝取水分及具纖維素的食物,並養成病患規律排便的習慣;使用乳液或潤滑液,避免皮膚龜裂及搔癢,並保持會陰部的清潔。

六、肌肉骨骼系統方面:

  宜緩慢漸進的方式,盡早執行床上肢體關節運動,並注意安全。運動前先熱敷,使肌肉、關節放鬆。運動時,須支托關節與肢體,並依各關節的正常範圍,每天至少運動二次,在移動或抬舉肢體時須注意安全,並保持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