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食用大閘蟹  健康有保障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吃大閘蟹很講究季節,一般從農曆815開始。所謂「9月圓臍10月尖」,即農曆9月雌蟹有脂肥美多蟹黃,故吃雌蟹;10月雄蟹則肉多鮮美,故吃雄蟹。在此提供食用大閘蟹時的注意事項,希望在享用美食之餘,還能保有健康。

 

一、切忌半生熟

    由於大閘蟹生在江、河、湖底的泥溝裡,又喜愛吃小動物的屍體,故其腸道內含大量細菌,再加上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比豬肉、魚肉都要高上好幾倍),死後蛋白質會迅速分解,使細菌大量繁殖,極易變壞,因此不要吃死蟹,也避免吃未徹底煮熟的蟹。曾經有人吃了未煮熟的大閘蟹,使肺吸蟲入侵身體,導致腸穿肺爛,不可不慎。

 

二、薑醋紫蘇葉,殺菌解蟹毒

    吃蟹時,可用薑醋作調味料,既可幫助消化,亦有助殺菌。而蒸蟹時可放一些紫蘇葉,紫蘇性味辛溫,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能解魚蟹毒。

 

三、切忌食蟹胃

    蟹的雙鰓之間有一個6角形的白色「蟹胃」,性極寒涼,體質虛寒人士不宜食用。另外,舉凡內臟都不要吃,因內臟積存重金屬,多吃易中毒。

 

四、「柿蟹同吃,定見閻王」

    古醫書記載:「凡柿同蟹食,令人腹作瀉。」原因是蟹含豐富蛋白質,而柿的鞣酸很多,兩者同吃會造成蛋白質凝固硬化,導致腸痙攣。此外,蟹和柿都屬寒涼之物,同時進食過量也易引起不適。

 

五、切忌以啤酒送蟹

    吃蟹時,有人喜歡喝一點酒,藉酒之溫辛來解蟹寒,然而食蟹時並不適合飲啤酒。啤酒又名「鬼佬涼茶」,若以啤酒送蟹,寒上加寒,會引起肚瀉。吃蟹後如感到腸胃不適,可用薑數片煮水,趁熱飲下,有暖胃功效。

 

六、膽固醇含量高,宜適量

    蟹的脂肪含量比同等重量的雞肉低23,但由於每100克的大閘蟹肉便含135毫克的膽固醇,吃121隻算適量,所以可別吃太多囉!

 本文著作權為原單位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單位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