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骨本「鈣」重要

 

 

現代人都知道「補充鈣質才能保住骨本」,但對其基本概念卻是模糊不清。其實,鈣質存入骨骼大多在20歲之前,20歲之後貯積速率變緩,30~35歲骨密度到達高峰,接著便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女性的骨質到了更年期會加速流失,男性則約莫晚個十幾年。

鈣質的吸收率與年齡有關,孩童對鈣質的吸收率可達75%,成年人則降為20~40%,老年人就更低了。也就是說,年紀愈大,吸收愈少,流失愈快,到了老年才補鈣是來不及的,應在年輕時就開始囤積骨本。

一、鈣的功用

鈣是人體含量最多、需要量最大的礦物質,99%儲存在骨骼及牙齒內,其餘的1%則分布全身各處,負責維持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神經傳導等生理功能。一旦缺乏,不僅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症,還會出現神經質、過動、亢奮、心跳過快等問題。

二、補鈣,從小做起

  孩童對鈣質吸收率高,大部分骨質也都貯存於20歲前,因此鈣質攝取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究竟孩子一天應該攝取多少鈣質?衛生署建議,6歲應有600毫克,79歲為800毫克,1012歲為1,000毫克,美國最新的兒科指導原則甚至建議10歲兒童的鈣質每日建議量應從1,000毫克改為1,300毫克,但大部分國小學童攝取量都不足。7~12歲的孩子,隨著年紀增長,與建議量差距愈來愈大,這是因為冷飲、加工果汁取代了乳品,孩子喝下愈來愈多高熱量飲料,含鈣豐富的乳品卻愈喝愈少。對此,衛生署建議,一般學校應提供奶類製品,幼兒機構最好每周供應3次180毫升的乳品。

  近年一些論述認為牛奶不是良好的鈣質補充來源,例如許多人喝牛奶會腹瀉、脹氣,也有些人認為喝牛奶會讓孩子發胖。其實,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人非常少,僅有2~4%,而華人常見的是乳糖不耐症,但可以靠少量的增加乳品攝取、先吃東西再喝牛奶等方式來緩解不適感;若擔心發胖,可飲用低脂、脫脂牛奶,不但能攝取鈣質,且熱量較低,還能降低食欲,一舉數得。

三、補鈣的另一選擇──鈣片

為了維護人體重要的「骨架」,許多人選擇以服用鈣片的方式來儲存骨本,不過,服用過量鈣片可能會造成便祕、排氣或腹脹等不適症狀,因此一次用量最好不要超過500毫克。鈣片分為天然鈣與合成鈣兩種。

(一)天然鈣:包括牛骨鈣、貝殼鈣、蛤蜊鈣等,價格較高。天然鈣片需特別注意重金屬汙染的問題,選購時宜多加了解。

(二)合成鈣:如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半乳酸鈣、葡萄酸鈣、氯化鈣與醋酸鈣等,其差別如下。

1.碳酸鈣:含鈣量高達40%,易有排氣與脹氣副作用。

2.檸檬酸鈣:含鈣量約20%,胃中溶解度較佳。

3.乳酸鈣、半乳酸鈣:乳酸耐受不良的病人不宜使用。

4.磷酸鈣:含有磷酸鹽,腎功能不佳者宜避免。

5.氯化鈣:含鈣量高達70%,相對也較為刺激,只能用在治療鹼中毒,不可當成一般鈣片食用。

6.醋酸鈣:用於腎衰竭末期的高磷酸血症。

四、維護骨質健康該怎麼做?

(一)補充鈣質:高鈣食物如牛奶、小魚乾、深色蔬菜(高麗菜、油菜、芥菜)、穀類食品等,若是出現乳糖不耐症,也可多攝取起司、優酪乳、蜜豆奶來取代牛奶。

(二)提高鈣質吸收:適量運動、日晒可幫助鈣質吸收。

(三)減少鈣質流失:避免飲用太多茶、咖啡、汽水等碳酸飲料。

(四)減少阻礙鈣質吸收的因素:避免攝取過多高蛋白,另外,吸菸也會阻礙鈣質吸收。

  缺乏鈣質又少運動,容易出現骨質疏鬆,但過度「灌鈣」也要不得,曾有一名3歲小孩自小就開始補充各種含鈣的保健食品,沒想到補出了腎結石,只得接受洗腎治療。

五、菠菜豆腐湯尿路結石

說到結石,想必許多人聽說過鈣質遇到草酸會形成結石,那麼,菠菜豆腐湯吃下肚到底會如何呢?其實,含鈣的豆腐遇到含草酸的菠菜,的確會成為草酸鈣,這些結石在腸胃道中形成,並不會進入血液或尿液,反而會隨著糞便排出,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真正造成結石的原因,並非鈣吃太多,而是水分攝取不足。若腎臟無法形成足夠尿量,就難以稀釋可能形成結石的物質,如鈣、草酸、尿酸等,想要遠離結石,就必須讓腎臟每天製造2,000毫升以上的尿量,由於許多水分會成為汗水從皮膚流失,因此建議每天的飲水量要達到3,0004,000毫升才理想。

98.12.29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