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包裝≠無菌包裝

 

 

前陣子接二連三的肉毒桿菌中毒事件報導,讓社會大眾開始關注真空包裝安全與肉毒桿菌毒素滋生問題,有家庭主婦因擔心家人成為下個受害者,甚至連真空包裝食品都不敢買。對此,專研食品科學的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古源光表示,真空包裝不能與中毒事件畫上等號,民眾不應該因噎廢食,而是要建立正確觀念、釐清迷思,才能吃得安全。

什麼是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是一種喜歡生長於低酸與常溫狀態下的微生物,當環境酸鹼度達pH值4.5以上時,就有可能成為肉毒桿菌滋生、產生毒素的溫床,加上肉毒桿菌本身為厭氧菌,在無氧環境下更易造成肉毒桿菌繁殖。

其實,肉毒桿菌本身並沒有毒,有害的是肉毒桿菌所產生的毒素。一般來說,當民眾不慎吃到帶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時,會在食用後的12至36小時內出現視線模糊或口乾舌燥、吞嚥困難等症狀;由於毒素強,因此症狀嚴重者有可能產生致命危險,一旦有不適症狀最好趕緊就醫。

真空不等於無菌

「許多人總以為真空包裝就是無菌保證,這是錯誤迷思!」古源光表示,食物之所以容易腐壞變質,主要是因為黴菌等微生物的滋生與作用而導致。透過真空包裝的方式則有助於把包裝內氧氣抽掉,讓微生物因為少了「賴以維生」的氧氣而無法生存,進而降低食物腐敗速度。

  換句話說,真空包裝作用是用來「除氧」而不是「殺菌」,透過機器將包裝內空氣去除;但並非每種微生物都須靠氧氣才能活下去,像是屬於厭氧生物的肉毒桿菌就恰好相反,沒有氧氣的環境,反而讓他們更加「蓬勃發展」,而這也是為什麼會發生真空包裝食品的肉毒桿菌中毒事件。

古源光解釋,由於真空包裝大多以塑膠袋來進行封裝,無法經過高溫殺菌程序,所以真空包裝不等於是百分百「無菌包裝」;如果內容物在製造與加工過程中就已遭受肉毒桿菌汙染,是無法經由真空包裝的最後一道手續來達到殺菌效果。相較之下,罐頭封裝食品由於要經過110度至120度的高溫殺菌程序,會比真空包裝食品具有較佳的殺菌效果。

真空包裝冷藏、煮沸才安全

此外,很多人以為真空包裝既然已抽掉氧氣,食品就可久放而不易腐壞,甚至買回家就隨意擺在儲藏櫃中,任它放到「天荒地老」。事實上,多數真空包裝食品都有標示保存期限與保存方式,有些真空食品必須要立刻冷藏才能確保安全,有些則室溫保存即可,民眾要依標示正確儲存,才不會讓真空包裝失去作用。

肉毒桿菌毒素怕熱,藉由高溫煮沸可讓毒素分解。有些人因擔心真空包裝食品滋生肉毒桿菌而拒之於千里之外,其實肉毒桿菌不耐高溫,民眾只要將食物煮沸至100度以上,就可將毒素分解,為食品安全加一層防護衣。

 

羅智華/人間福報 民國99618日 第13遇見科學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