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的活 安心的走 坦然面對死亡

 

 

  國人害怕死亡、不願意談論死亡,家庭中若有人主動提起,還會被視為觸霉頭;然而近年來,殯葬業已轉變成一個新興行業,由此可看出許多家屬在後事處理上,愈來愈肯下重本,但不少人卻仍需透過擲筊等方式傳遞訊息,探知是否符合往生者的期望;因為多數家人,在相處的數十年間,從來沒有表達過對死亡的想法。

面對死亡議題 態度矛盾

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庶深表示,生死觀點其實是一種生命教育,透過思考後事與醫療處置,提醒自身要用心的活,並不只是制式的「交代」而已。

許多人的生命路障是由疾病建構起來,吳庶深指出,從「病情告知」的選擇上,可以看出許多人面對死亡議題,態度與行為常常相互矛盾。

他以臺灣安寧照護基金會曾進行一項研究為例,第一個問題詢問:「若你罹患了對生命有威脅性的癌症,你希望醫師真實的告知病況嗎?」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表達自己一定要知道;第二個問題詢問:「若你的親友罹患有生命威脅的癌症,你會告訴他真實的病情嗎?」肯定的比例就大幅降低;當問到第三個問題:「若罹患這個癌症是你父母?」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告知。

生死教育 知行難合一

這項調查反映出許多人很在意自己的醫療權益,因為知道事實,攸關之後怎麼安排自己的餘生;但若作為家屬,尤其面對跟自己愈親近的人反而愈難啟齒。吳庶深分析,這種矛盾情緒來自兩方面:第一,不知如何處理或關懷當事人可能的失控情緒,寧可拖延到最後,甚至不告知;第二,自己比當事人更害怕面對臨終。

這種矛盾也延伸到簽署放棄急救的「安寧心願卡」,或是遺愛人間的「器官捐贈卡」,吳庶深形容:「許多人頭腦認同,但是行為排斥。」因為雖然這兩張卡的大小,跟一般信用卡或會員卡差不多,但是很少人願意隨身攜帶,以及讓家人知道自己早就做出的決定;此外,預立遺書也是一樣的情形,吳庶深表示,許多人認為寫遺書是瀕臨死亡那刻的事,提早寫會觸霉頭,也反映現在的生死教育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身體現警訊 生活大改變

身為國內生死學教育的推動者,吳庶深談死亡,原本只當作是自己的一門專業,民國八十八年從英國伯明罕大學拿博士學位回國,非常積極的想推廣這個新的服務取向,他形容自己:「想一舉成名天下知。」工作總是滿檔;直到第三年,因體重遽降十三公斤,檢查發現罹患了糖尿病,才四十歲的他,健康程度卻己六十多歲,當時治療藥物也不如現在完備,因此死亡這門議題,頓時成了切身體會。

之後吳庶深的太太毅然改變全家的飲食方式,小女兒也用楚楚可憐的眼神要求他吃營養品,身體的警訊帶給吳庶深對生命教育的省思,原來,生病不只是個人不舒服,更對家庭造成連帶的影響;於是他調整生命優先順序,寧可多一點時間與家人相處、對美食欣賞而不擁有來忌口,同時也不再那麼汲汲營營追求曝光機會,他笑說:「人最大的恐懼,就是臨終前發現,過去自己竟沒有用心去活。」

生命有限 質重於量

長期擔任臺灣安寧照顧協會常務理事一職,吳庶深常與人分享自己這段經驗。他認為死亡與臨終,其實就是探討生命與生活,推動安寧緩和的概念,讓人相信醫療與生命是有極限的,因此健康仍在時要選擇活出美好人生;即使到了可預期死亡的生命末期,生命的品質仍應重於量,讓自己有機會跟親友好好道愛、道別,甚至願意死後進行器官捐贈,造福另一個生命繼續存活。

 

張雅雯/人間福報 民國99123日 第B3醫藥養生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