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寧靜 度過生命最後階段

 

 

許多人誤認為安寧療護就是等死,被稱為臺灣安寧緩和醫療之父、現任雙和醫院副院長的賴允亮指出,社會上有這樣的誤解,來自於不少患者送入安寧病房後沒幾天就往生了,院方來不及替患者做疼痛控制、對家屬做悲傷輔導,似乎成為太平間的前一站,這樣的安寧服務其實失去它的真義。

是休息而非等死

賴允亮表示,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medicine)從來就沒有死亡的意味,Hospice雖然翻譯為「安寧」,其實本身指的是「中途休息站」,一個人對抗病魔如同開在高速公路上,累了需要找休息站暫時歇緩,之後還是可以繼續往前走。

安寧緩和醫療是醫療專科的一種,不過這個觀念比較新穎,至今只有六十年左右的發展歷史。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就安寧緩和醫療下了一個定義:當一個人罹患了會使得生命受威脅的疾病時,應採取預防、治療、緩解的措施,以減輕所有的痛苦。

痛苦來自哪些方面呢?賴允亮指出來自身體上,患者會感覺很累、很痛、沒有食欲;來自心理上的害怕,擔心長久下去,會妻離子散或久病無孝子;來自心靈上,覺得自己不如往昔、活著沒有意義。

所以這個治療一點也不消極,在賴允亮看來,安寧療護是一個與各科一起照顧患者的專科,不一定要到疾病末期才開始進行,因為痛苦的感覺從罹病的早期就開始產生,安寧療護就是在非傷害性的方式下,努力讓患者不累、不痛,進而能再推向治療端;如果盡人事之後的治癒機率不大,也能夠幫助他尊天命,把時間拿來圓夢,珍惜與身邊人的相處,而不是痛苦地拚到生命戛然中止。

賴允亮表示,從事安寧療護要有「ASK」技巧:A是態度(Attitude),對患者有同理心、同苦心;S是技巧(Skill),比如患者明明還有治療機會卻想放棄,這就是溝通技巧不夠好所致;K是知識(Knowledge),醫療人員對疾病病程的專業判斷,讓安寧療護能有適當的介入時機。

2009年九月起,中央健保局擴大了安寧療護的給付項目,從原本的癌症末期、漸凍人,又擴增了八項疾病別,均是在醫師判斷為不可治癒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之下,患者透過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或是出示已簽署的「安寧心願卡」,表達接受緩解性醫療照顧;若到了臨終或沒有生命徵象那刻,院方不會施行侵入性的插管、電擊等心肺復甦術,患者可以安詳善終。

健保給付安寧療護疾病別

 1、癌症末期

 2、漸凍人

 3、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4、其他大腦變質

 5、心臟衰竭

 6、慢性氣道阻塞

 7、肺部其他疾病

 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急性腎衰竭

10、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

資料來源/中央健保局

緩解症狀 有助抵抗病魔

「許多人死於治療的副作用。」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方俊凱表示,如果有治癒的機會,醫護人員與患者都會盡力嘗試;然而不少人即使治癒機會不大,仍想奮力一搏,但治療本身常常是兩面刃,可能打敗病魔,也可能讓自己傷得更重。

「放棄急救」是安寧療護的最後階段,方俊凱認為,應該從診斷出有威脅生命的疾病起,隨著病程轉變而及早進入安寧療護,透過緩解症狀的療護方式,避免患者疼痛、過度喘氣或是感染。臨床上發現,患者可能因此生活品質變好,促使免疫力提升,存活的時間反而比預期還久。

他遇過一名三十多歲的腦癌患者,由於化療、電療都無效,後來轉到馬偕醫院進行安寧療護,症狀穩定後就出院了;之後除了有時腦壓增高,必須回來接受治療,他平時還是照樣過生活,最後整整活了三年才往生。

另一名原本就有多年失智症的老婦人,後來罹患乳癌,評估治癒機會不高,家人一開始就接受安寧療護,但不想讓她長期住院,於是選擇居家安寧的方式。每個月安寧團隊會去訪視,不只緩解不舒服的症狀,也給他們全家心情的照顧,因此老婦人最後很平靜的往生。

生命教育 校園扎根

近年來,國內校園開始推廣生命教育課程,不少學生得以接觸「預立遺書」等作業。今年度高中生的健康護理課,其中生命教育類裡,就包含了「生死關懷科」這門選修,要教育高中生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

馬偕醫院護理部督導李英芬表示,過去許多人生命受威脅時,才開始接觸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想當然爾會誤認為是等死、不積極治療,所以接受度並不高;很多人最後是在痛苦的情形下往生,家屬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未了的心願。

安寧療護的型態也不只有「安寧病房」這個選項,李英芬表示,有些人在家裡比較自在,也可以申請「居家安寧」,讓安寧團隊到府協助;也有人希望讓自己熟悉的醫師照料,希望留在他科的病房,安寧團隊也可以透過「共同照護」的方式來協助。

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安寧住院療護使用人數占死亡人數比率,從民國89年的0.7%成長至97年的4.81%;安寧居家療護使用人數占死亡人數比率,由民國85年的0.18%成長至97年的2.09%,顯示多數人仍然沒有運用這項資源。

李英芬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提早認識安寧的觀念,有助於破除對安寧的迷思,未來臨床上更願意應用這項服務。

 

張雅雯/人間福報 民國99123日 第B3醫藥養生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