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之火 點亮原民部落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不斷向前邁進,令人感動的事物卻愈來愈少,「效率」成為生活的準則。1993年,臺灣當時的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向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時,提出了「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這是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立生命共同體」概念,作為推行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事實上,臺灣於1960年代已開始推動「社區發展」政策;1994年,陳其南於文建會提倡「社區總體營造」的新概念,往後逐漸改用「社區營造」一詞。

一、社區營造概念之緣起

工業革命後,歐洲工業國家為了因應工業發展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展開各項社區營造工作,對原來的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制度進行改革。20世紀初期,英國、法國及美國等國家相繼出現「睦鄰運動」,充分利用社區人力及物力培養居民自治和互助,並動員社區居民參與改造社區生活條件的活動。隨後,社區工作的迅速發展引起社會學家關注;1915年,美國社會學家F‧法林頓首度提出「社區發展」觀點,為國際社會樹立社區營造概念之濫觴。

那麼,屬於臺灣原住民的社區發展又是如何呢?為了提升原住民地區的生活水準及縮短城鄉差距,臺灣政府自省政府時代就開始推動各項原住民部落計畫方案,並於1994年文建會規畫「社區營造」政策後,出現較具體的實踐方向。

二、社造工作在部落的發展情形

過去的原住民部落多由一或二個以上的氏族所組成,擁有同質的文化、宗教及語言,部落網絡綿密,發展出獨特的生活型態;「社區」的現代意涵則是一種民主社會的生活方式,藉由成員的動態互動而產生新的社會關係及共同努力的目標。筆者透過兩天一夜的行程,與宜蘭、桃園、苗栗、臺中等縣市的部落工作者,共同拜訪阿美族的花蓮縣富里鄉達蘭埠部落,以及花蓮縣光復鄉邦查有機農場,從而了解現代社會中的部落營造景況。

兩天一夜的旅程長短適宜。出發前,筆者已經聽說要前往的是個盛產金針,但沒有電力的部落;另一處則是由一位阿美族女士所經營的有機農場,心裡其實有些不踏實,揣摩著是要攜帶拖鞋?或是增添更多用具以備不時之用?反覆將東西放進旅行袋裡又拿出來,擔心行李太重。不過身為一位工作人員,筆者也無法真正放輕鬆。

(一)金色萱草遍布的達蘭埠部落:達蘭埠部落是個典型的原住民社區,棋盤式 的房屋整齊錯落;偶有婦女將摩托車停在社區街道上,相互閒聊;幾個小孩開心的彼此追逐。

位於花蓮南端的達蘭埠部落坐落於六十石山和海岸山脈之間,居民總數約6百多人;由於早年缺乏電力,多數年輕人選擇出外謀生,被稱為「黑暗部落」。儘管族人逐漸遷移至山下的達蘭埠部落,許多居民仍會回到舊址黑暗部落的房子,前往山裡耕種、採集和打獵。

1980年,部落找到維持生計的產業,學習種植金針花,年輕人也因此逐漸回流,傳統金針農作成為部落主要經濟來源;不過數年前,金針價格下跌,部落再度陷入經濟困境。2003年,族人決定轉型生產有機金針,在不噴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情況下,農作物必須動員大量人力進行除草;不施灑農藥化肥雖對一般農業生產有困難,但對達蘭埠部落而言,因部落仍保有阿美族人「換工」經驗,適巧可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歷經7年努力,族人生活不僅獲得顯著改善,部落更於2010年2月成為臺灣第一個取得瑞士國際有機證書(簡稱IMO)的原住民部落,目前正朝通過國內慈心有機認證而努力。

(二)力行自然農法的有機農場:翌日行程是前往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的邦 查有機農場,農場女主人蘇秀蓮是瑞穗阿美族人。女主人在經營農場前便已投入有機農作物生產達10年之久,起先是以小地主大佃農的方式,租用鄰近土地進行安全無毒的「自然農法」,依循季節時令輪作各種蔬果。

基於資金考量,女主人表示有機認證耗時又昂貴,一般農民大多缺乏資金進行認證;為了替有心學習自然農法的小地主著想,只要有機會,她一定會跟對方說明自然農法也能生產出健康的蔬果。未來邦查有機農場將成為幫農民及消費者把關的自然農法專業教學中心。

兩個阿美族部落均位於臺灣東部,沒有充裕的資源,卻憑藉源源不絕的熱情投入部落經營;他們的身體力行讓我們看見部落發展的可能性。

 

張麗美/臺灣立報10161 7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