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思國內貧窮議題

 

 

「窮人總是與我們相隨,但是怎樣才算貧窮,卻取決於和他們『相隨』的『我們』是何種人物。」           ──Zygmunt Bauman(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

  官方統計近年臺灣貧窮人口絕對數增加,而官方解釋此乃因政府放寬貧窮線的認定基準,目的在讓更多人可以得到社會救助,如僅以數字評斷政府是曲解政府美意。當然,我們不能接受這種「何不食肉糜」的說法,彷彿臺灣的貧窮問題早已被有效治理,但是這事件或許帶出重點,即如何定義臺灣貧窮問題、成因以及解決之道。

一、貧窮的分類

  貧窮可分為三類:

(一)絕對貧窮(absolute poverty):指極度缺乏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使得個體的生命遭受重大威脅,目前國際間認定每日可支配所得1美元以下即為絕對貧窮。

(二)相對貧窮(relative poverty):在一個給定的社會當中,比較收入、財產、消費支出等指標,而設立認定貧窮的基準。

(三)主觀貧窮(subjective poverty):指依照個體本身對於生活水平的評價加以認定。

  針對此次貧窮線的討論,屬於相對貧窮的範疇(這不代表臺灣沒有絕對貧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相對貧窮的界線畫分,意即貧窮線制定的社會與政治拉扯,與人民的主觀貧窮有著重大關聯。

二、臺灣「新貧」的產生

  一般認為臺灣貧窮加劇的主因在「新貧」(new poor)的產生,新貧是指將產業轉型、去工業化等結構性因素所造成的貧窮問題。觀察臺灣經濟發展情勢,自西元2000年開始產生重大變革,政府順應新自由主義的去管制化,非但沒有達到吸引外資的目的,反而加速產業外移的腳步;同時,臺灣每人可支配所得,因收入惡化及通膨影響,使得實質平均薪資與12、13年前無異;此外,企業與投機客聯合炒作房地產,更進一步限縮人民安居立命的權利。

三、量化的貧窮議題  不能解決問題

  面對日益惡化的貧窮問題,貧窮線的高低只是表面,評估貧窮問題不能以統計數字為依據,貧窮與富裕的界線也非貧窮線就能切割的。10年來的慘痛教訓,早已證明經濟自由化、去管制化對民生經濟毫無助益。而所謂涓滴理論,指不給予中下階層特惠措施,著重在整體經濟發展使全體人民共同受益。這樣的政策方向,在經濟實證上顯然挫敗。

  無論藍綠政黨,在經濟議題上,本質仍贊同新自由主義式的經濟策略,以及如何讓資本自由流動以期帶動經濟發展;如此,則勞工、社福政策又何以照顧人民、解決貧窮?

四、面對貧窮化

  現實中,面對貧窮的不只是青年們,而是在臺灣生活的所有人民;我們應該省思,貧窮問題已經蔓延了那麼多年,為什麼我們如此無力?那些因貧窮而苦苦掙扎的人,他們的問題不只是錢多錢少,而是生活、生命中的全面挫敗,是生命的全面匱乏,而不是物質上能否得到政府或善心人士的救助資源。因此我們要做的很多,不只是修正貧窮線而已。

 

曾翔/臺灣立報 100年9月16日第8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