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真的關心自然環境嗎?

 

 

歷史與文明的演化過程中,人類無時無刻使用著自然資源,以致影響環境樣貌。1750年全世界人口約7.9億;1999年尚不及60億;201111月,全球第70億人已在菲律賓誕生,短短13年內增加了10億人口,人口成長改變了自然資源的使用方式,影響人類與環境的共處關係。

一、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需求與影響

(一)自然資源的使用與破壞:人類從拾木為柴,到今日伐林、深入地表挖掘礦藏,因人口急速成長,對資源的需求,已經使自然資源的保育及再生面臨重大威脅。水、空氣與植被有其自然回育的時間與空間,但依馬克思19世紀中後期的看法,自然資源自己復育所需的「勞動時間」至今已嚴重不足。

             自然資源與私有財產相較,因具公共財的特性,所以在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中,往往成為經濟利潤下的受害者,如國家與企業聯手進行的開發案,或是人為遍灑農藥、排放汙水和廢氣。相較於外部成本,透過破壞環境而來的帳面經濟數據更為誘人,不斷成長的國內生產毛額、每人平均所得都是「快樂數據」,自然環境與資源的重要性遠比不及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破壞自然的代價:人類因破壞環境,需要花費社會性勞動復育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回復成本越高,表示人類必要的社會勞動量與價值也增加。復育成本遠高於破壞,建立在破壞自然生態的經濟成長代價相當昂貴,經濟成長與保育自然存在矛盾且相生的關係。一旦自然環境遭遇嚴重破壞,社會必須投入眾多資源修復,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心理與生理健康將面臨威脅。

二、臺灣民眾的幸福指數

TVBS民調中心於20125月進行「幸福指數調查」的民調(注),從9大面向、16個指標觀察臺灣民眾的幸福感受程度。

(一)幸福就是私有財?:調查發現「住家舒適度」、「家庭財務狀況」、「親友支持」和「政府滿意度」對國人幸福感受影響力較大,所得、社會階級地位與「幸福感」間存在正相關。職業別方面,收入穩定的軍公教人員以及白領階級幸福指數最高,自營作業者與自由業居次,藍領工人墊底,顯示所得收入越高,越能感覺到「幸福」。

(二)公共財真的與幸福無關?:調查結果中與「公共財」觀念相關的「居家鄰近環境」、「治安」和「自然環境」與民眾的「幸福感」幾乎無任何關連,「自然環境」項目的平均分數甚至居於倒數第5名。

民眾不滿意自然環境,不認為與幸福感有所關連,透露出忽視公共財的意涵。自然環境的兩層意義為,當前成人的生存環境,以及未來下一代的生存環境。即便民眾對環保口號朗朗上口,但認知中卻不將自然環境與個人幸福聯繫,且對自然環境的評價不高,顯示臺灣民眾已對低劣的自然環境習以為常。

若民眾仍將改善重心放在私領域,忽視公領域的發展,導致公領域、公共財品質因缺乏關心而日益低落,會使民眾的生存環境每況而下,造成不健康的心理與生理。

 

注:TVBS民調中心,20125月,幸福指數調查。

 

倪世傑/臺灣立報 101528 9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