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寫作班
首頁/文藝寫作班/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日 期 標 題  

 2018-06-27

寫作進修班--朱和之 虛構的真實‧非虛構的浪漫
 

16屆文藝寫作班秋季班-寫作進修班

虛構的真實‧非虛構的浪漫

朱和之主講(2017.11.18)

 

對於虛構和非虛構的定義,講題「虛構的真實‧非虛構的浪漫」正好點出這兩類主題所需的要素:虛構的作品要足夠真實才會好看,非虛構的作品則要添入浪漫的成份,才能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趣味性。以理應真實的史書為例:《史記》作為中國傳統史學的最高標準(影響力甚至遍及整個東亞文化圈),決定了未來二十五史的基本格局,卻參雜了許多不可能被記錄下的耳語之詞。縱使如此,我們並不會因為這些虛構的成份而降低對於史記的評價,它甚至達到了一種「文學的真實」。透過全面的考證與對人性的理解,所揣摩出的「文學的真實」,其價值絕對不會輸給非虛構的文本。

1914年花蓮「太魯閣蕃討伐事件」中,時任臺灣總督左馬太曾在前線墜崖受傷,討伐結束後返回日本和天皇報告戰果,在日本逝世後葬於仙台;在老太魯閣族人的敘述中,卻認為佐久間在作戰時被太魯閣戰士射殺,並將日本人用於紀念將領功績的「佐久間神社」當作其身亡之地。口述歷史雖有其稗史價值,但和史實(當年在台北城所拍下的「理蕃凱旋」照片為證)的出入,也顯示出其危險性。

 

細細探究各類文類的性質,可以發現我們過往所以為的「非虛構」文類,其實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日記、自傳、書信甚至回憶錄等等,都有可以被虛構的可能性。以臺灣分類非韻文文本的方式:散文與小說,其實也是文學獎制度下的分類──「小說應是虛構的」與「散文應是非虛構的」。甚至有人認為「虛構散文就是沒寫好的小說」──這種說法也的確有其脈絡可循,通常評審在評論散文時,會容許較鬆散的技法與結構,不若對小說的要求之嚴謹。這當然會使得讀者或評審在讀完作品後有種受騙之感,然而任何文學獎的規章上都不會寫著「小說一定要是虛構的」或「散文一定要是非虛構的」。朱和之老師認為,「虛構」與「非虛構」之間其實並無明顯分野,「好的虛構作品往往建立在強大的現實上,它的情節有時甚至更貼近現實情境與人的真摯感受」。以作家高陽為例,他的歷史小說在典章制度上的描寫非常詳細,使得讀者如臨現場,透過這些細節營造出高度真實感的場域,讓虛構的情節與人物刻劃更有說服力。「虛構」與「非虛構」兩者之間不僅在本質上難以區分,技巧亦高度重疊,內容邏輯也十分相似。

 

「為什麼人們普遍認為,寫作中的創造性專屬於詩人和小說家?我想說,歷史作家對他的寫作對象用心之深,包含的創造力一點兒不亞於小說家寫作時運用的想像力」、「非虛構(Nonfiction)聽起來就像那些定義完虛構(Fiction)剩下的東西」──Barbara Tuchman

 

朱和之老師在寫作《鄭森》一書時,參考了鄭氏部將楊英《先王實錄》、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荷蘭土地測量員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 Meijensteen《梅氏日記》這三份史料。比起我們所熟知的形象,這些史料對於鄭成功的描述卻更像是一位殘酷的軍頭:「(鄭成功)用法嚴峻,果於誅殺;於是人心惶惶,諸將解體。」《海上見聞錄‧卷二》。在朱和之老師的統計中,約有八十位是有名有姓的部將因犯錯而被鄭成功誅殺,這和我們過往所認知的「民族英雄」、「偉大人物」形象是有出入的。換個角度來說,鄭成功在六歲時被迫離開母親與兒時的生長環境,到泉州時「諸季父兄弟輩數窘之」的痛苦童年與不純的血統,也使得他加倍努力融入明末的儒家社會──拜錢謙益為師,受隆武帝賜姓賜名、封儀同駙馬都尉──他必須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才能說服麾下部將在「驅逐韃虜」的戰役中聽令自己。他在母親受辱時的駭人舉止,更顯現出他性格的極端,黃宗羲《賜姓始末》載:「(鄭成功)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國族、原鄉與文化的矛盾、恩師與生父決定降清和生母悲慘結局的矛盾,海洋與陸地思維的衝突、身份認同的衝突,這一切壓力將鄭成功拉扯打磨成了「國姓爺」、「民族英雄」或「復國希望」,成為萬民景仰的神,卻也使得他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面貌。小說最後,朱和之老師虛構出一段幼時福松(鄭成功幼名)在離日帆船上,遙望母親和幼弟的景象。這些虛構出的過場情節縱使無史可據,卻也有其合理性,亦可對照《臺灣外記》所記:「(鄭成功)每夜必翹首東向,咨嗟太息,而望其母」。

 

朱和之老師認為,「虛構」與「非虛構」並不衝突,兩者間的關係反而更類似一種「互為表裡」,在採訪(非虛構)時的訓練,讓自己在寫作虛構作品時更加熟練;寫作虛構小說時所累積的技巧,也使得自身在報導上串聯素材的功力更加精進。回歸「虛構或非虛構」的議題,與其爭論文本的真實性,不如將重點放在所要書寫的對象:我們必須有足夠深入的了解,撇除造假、穿越等等「唬爛式」的虛構,設身處地的思考,以史料為骨幹,以虛構增添血肉,在不悖離事實的前提之下為文本增加情感的厚度,這就是文學的真實。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網頁各鍊結標題及鍊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