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寫作班
首頁/文藝寫作班/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日 期 標 題  

 2018-06-27

讀寫雙成班-- 鴻鴻 有用的詩與無用的詩:鴻鴻《仁愛路犁田》
 

16屆文藝寫作班秋季班-讀寫雙成班

 

 

有用的詩與無用的詩:鴻鴻《仁愛路犁田》

      

鴻鴻主講(2017.10.14

 

一開始,詩人鴻鴻解釋了本次講題的由來:

〈論語‧陽貨〉中,孔子所提出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與〈莊子‧人間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從「興、觀、群、怨」四個角度去詮釋詩作的用處,鴻鴻認為這斯點分別代表了「和當下生活感受連結」、「作為觀察世間各種事物的的媒介(包含了社會、宇宙甚至是內心層面)」、「聚集同好、號召眾人或為民喉舌」(如巴勒斯坦詩人Mahmoud Darwish)、「對於現況的攻訐、批評」(如春秋時期屈原)。甚至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都可以擴充解釋為「維繫人與自然,回歸本真 」。不只是詩,舉凡優秀的文學都能使讀者有以上體悟。

 

文學藝術之「無用之用」

當文學作品無關乎金錢與取悅他人等功利因素時,才能超脫於利害關係之外,呈現出作者最真實的想法。這樣「無用」的文學藝術是具跨越時空性的,所追求的是藝術美上的價值,如同故宮館藏之一的白玉苦瓜一般,不可止飢,卻富含藝術之美,詩人余光中之詩作〈白玉苦瓜〉更是傳統藝文界對於文學藝術之永恆價值的看法。

 

文學藝術之「有用之用」

與「白玉苦瓜」所追求的相反,一些詩人些選擇為了當下社會與人的困境提筆,如弦的散文詩〈鹽〉。他們透過自己的文字,試圖找出與當代人溝通的可能,其中自然不乏和社會議題相關的作品──不論是為了激勵群眾、在當下有感而發或是撫慰運動結束時的傷害。不單是情感上的滿足,詩人鴻鴻也在詩作中加入知性的成分,讓讀者不僅止於問題的發現,更希望能引導讀者細細思索箇中矛盾與困窘。談到有用之詩,鴻鴻認為閱讀詩作時事件脈絡補充的需要與否,正好反映了這類詩作價值與使命的進度,如同類紀錄片一般。當讀者需要透過額外的解釋與備註才能讀懂一首「有用之詩」的時候,同時也代表了這個事件已經平息或獲得了妥善解決,那麼這首詩便如同衛生紙般,用過即可棄之。

 

關於藝術家和詩人的職責問題上,鴻鴻舉出了一個例子:「病痛應該被開刀根治,而非透過粉飾讓病人的氣色看起來好一些」。在極權政治裡,藝術家與詩人往往被政治權力所豢養,無法對於所見之弊病暢所欲言;但在發達資本主義的當代,藝術家和詩人又容易為了取悅讀者而變得媚俗。不論現世如何變化,寫作者在「附和既有的主流價值」和「探問社會真正需求」的兩條道路之間,勢必要作出取捨。

 

談到寫作方向「從無用到有用」的契機,鴻鴻認為文學的至高殿堂中已經塞滿了無數偉大的美麗作品,縱使窮畢生之力也不見得能躋身其中,繼續鑽研如同一種徒勞,自己也不甘接受這樣的命運。相較之下,他傾向為此時此刻留下獨一無二的紀錄,建立一種和讀者溝通的機會。從此,鴻鴻將自己的詩作當成觸媒(Medium)而非作品(Work),讓文學不止於反省自身價值,亦企圖透過文學,改變這個讓人不滿的世界。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網頁各鍊結標題及鍊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