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推薦好書
線上試閱
1
2
3
 
書 名 破解!傳達的技倆:假新聞‧偽科學 
作 者
市村均 書系名稱 生活館  
繪 圖 伊東浩司、達姆 
書 號 954219 
I S B N
9789864491391  CIP  
條 碼 9789864491391 
開 本
28x寬21cm  定 價 300 元
頁 數
56 會員價 300 元
類 別 社會學、心理學
適讀索引 國小中年級, 國小高年級,  
出版日期 2019-04-01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好書推薦, 臺北市兒童深耕閱讀年度「兒童閱讀優良媒材」,  
【本書的啟示】
 

【本書特色】

「這是假新聞!」「這有科學根據!」——是真的嗎
在這「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所有的資訊快速流竄,要如何辨識真假,避免被「假新聞」愚弄呢?
統計數字、民意調查、醫學研究,這些看起來科學性的資訊,會不會是刻意操作下的詐術?
本書以精美的圖文展現,增進青少年「科學思辨力」,輕鬆學會識讀資訊的能力!   

 


【作者簡介】
 

市村均。1956年出生。作家。撰寫以中小學為對象的書籍與參考書,尤其是自然科學、教育方面的報導。著有《原來如此!「自然現象」》(五冊)、《幫助學習的報章雜誌活用術》(三冊)、《視覺理科事典》、《我們的生活與日本國憲法》(三冊)等。

 

【繪者簡介】 伊東浩司。1965年出生。於設計師事務所K2工作至2001年,爾後成為自由接案的設計師與插畫家。負責《資源之書》(五冊)、《幫助學習的報章雜誌活用術》(三冊)、《我們的生活與日本國憲法》(三冊)等。

 

譯者簡介】 賴庭筠。政大日文系畢業,現為日文系助教,熱愛日語口筆譯、日語教學、採訪撰稿等工作。堅信「人生在世,開心才是正途」。持續累積相關經驗,於從事筆譯第13年時突破120本譯作,並展開全新的嘗試。

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anayuLai  個人網誌∣http://hanayusuke.blogspot.tw

 

【內容簡介】
 
 現代人藉由科學而了解事理,但有許多看似科學性的說明或統計數字,或假藉專家學者的頭銜,宣稱負離子有助健康、打電玩會導致大腦陷入痴呆、吃納豆可以減肥、對水說難聽的話會使水的結晶變醜陋等等,其實都是「偽科學」,卻被人們廣為流傳。
 我們從各種視、聽管道獲取資訊,卻難以察覺是否為「假新聞」。到底人們為什麼會被騙?
 什麼樣的新聞標題容易吸引人?
 什麼樣的言語技巧會讓人不知不覺就落入陷阱、失去判斷力?
  
 史上最大的騙局之一,是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竟被同一個騙子輕輕鬆鬆地賣了兩次,取得鉅款!
 史上最可怕的假新聞之一,是廣播電臺播放的一段廣播劇竟使數百萬人信以為真,造成美國各地陷入恐慌!
 到底閱聽大眾是如何被資訊煽動和誤導呢?
 我們可以學習不讓自己被人當成傻瓜來耍弄、詐騙嗎?

 這一切「造假的技倆」都可從社會學、心理學,以及資訊的傳播特性來解釋。
 本書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結合豐富的圖繪,協助讀者用智慧判讀資訊,輕鬆識破虛偽事理的假象。 
 
目錄】 
第一章 破解偽科學
什麼是「負離子」?
從血型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個性?
吃納豆可以減肥?
水懂人話嗎?
打電玩會影響大腦?
究竟什麼是科學?

第二章 話裡藏陷阱?
新聞快報的真相?
傳達訊息很困難嗎?
說謊會怎樣?
留意先入為主的陷阱
言語如何操控對方?
騙子如何騙人?
人們就是這樣受騙的!

第三章 這是假新聞嗎?
新聞標題的效果
電視節目中的假話
圖表就反應了真相?
詭異的民意調查
「社群網站」是什麼?
網路訊息因人而異
人類其實沒有登陸月球?

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破解資訊密碼的神奇寶貝 ◎胡元輝
破解假新聞與偽科學 ◎陳亮恭
培養「科學思辨力」的第一步 ◎鄭國威 
 

【序】
 
「明天要考試」這句話是一則資訊。
 如果這句話是老師說的,會讓人產生「要認真準備」的壓力;不過,如果這是班上的搞怪天王說的,就不會讓人產生那樣的壓力。
 同樣的訊息,傳達者是權威人士或無名小卒,都會影響接收者的感覺和後續的發展;同樣的訊息,在正式或娛樂性的場合說出,也會有不同的影響──這是資訊傳達的特性。
 在這資訊流通的時代,人們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體獲得各種訊息,但其中未必都真確,即使是看似公允、可靠的科學性報導或是統計分析,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士刻意操弄或造假。那麼,要如何判定資訊的真偽呢?
 本書從現今生活中常見的種種實例,以「偽科學」和「假新聞」為主軸,透過有趣的漫畫與圖解,說明人們在思考上易誤導的陷阱、如何識讀科學性資訊,並分析媒體傳達的特質等等。
 讓我們學習破解資訊背後傳達的技倆,做個不輕易受人操控的聰明人!
 
【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破解資訊密碼的神奇寶貝
 有句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若以事情的真假來解釋這句話,它的含意是指真實的事情雖然有可能被扭曲或遮蔽,但只要它是真的,就必定經得起考驗,縱使真相長期被掩蓋,最後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但是,另外也有一句成語說:「眾口鑠金」。意思是指如果許多人都異口同聲的描述一件事情,儘管那個說法是錯誤的,別人也會以為那是正確的,以致積非成是,混淆視聽,假的也被當成是真的。
 兩句成語意思相反,究竟哪句話才對呢?其實,兩句話都只是一種比喻而已,真實的世界中,兩種情形都有可能存在。有些假的事情要很久才能被看破,也有些真的事情卻長時間被人誤會。
 不只如此,兩句成語還提醒我們:真實的事情之所以被誤認為假,或是虛假的事情之所以被信以為真,是因為我們很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所迷惑,甚至很容易人云亦云,最後變得是非不明、黑白不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得這麼不理智呢?您所看的這本小書一針見血地告訴我們,那是一種「傳達的技倆」。有心人士透過精巧的宣傳與包裝、引人的文字或影像,讓我們掉入「認知的陷阱」,以致分不清真假。
 數位科技日新月異,為人類創造無比便利的溝通工具,卻也讓我們身處在假訊息充斥的環境。沒有資訊,我們固然沒法參與公共生活;但如果沒有真實可靠的資訊,我們也不可能擁有美好的公共生活。我們以前常說陽光、空氣與水是生命的三要素,如今,資訊則是現代人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第四要素。
 所以,無論是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提供的訊息,或是從網路搜尋、社群媒體得到的資訊,我們都要用清醒的腦袋,批判性的思考來面對。這本書教我們如何破解資訊背後的密碼,讓我們擁有辨識假新聞與偽科學的能力,是我們在數位時代做個聰明資訊人的神奇寶貝。就讓我們好好學幾招現代公民必備的素養吧!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
 
 
破解假新聞與偽科學
 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資訊透過不同的媒介大量發散,但流傳甚廣的資訊中,有不少是刻意或無意間傳播的假新聞,也有不少未經嚴格實驗便以許多專有名詞包裝的科學報導,這些假新聞與偽科學對現代人的生活造成許多困擾。
 《破解!傳達的技倆——假新聞‧偽科學》是幼獅文化出版的新書,一本以許多圖解及範例說明假新聞與偽科學的影響以及辨別方式,內容淺顯易懂,值得每位讀者深思與學習,進而辨別社會中大量流傳各種資訊的真偽。
 辨別假新聞與偽科學有許多的基本技巧,書中都有所論述,比較重要的是要細心探究新聞的出處,由於現代網路傳播與自媒體的盛行,許多訊息在短時間內便會大量傳播,但仔細推敲並沒有明確的資訊來源,而也由於這些假新聞符合某些人心中對某些議題的期待,便推波助瀾的透過社群媒體大量傳播。所以,解讀任何一個新聞事件必須保持認真查證的精神,尤其是社群媒體大量散布的消息更需要仔細推敲,畢竟假新聞是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真實的傷害,即便事後發現消息來源是錯誤或捏造,但傷害造成便難以挽回。
 相較於假新聞,偽科學可能更難辨識,因為偽科學總是混雜各種專有名詞與研究報告,加上某些專業人士的表達,往往看起來非常真實。然而,辨別偽科學也有些基本技巧,首先,科學發現若能有效解決人類的關鍵挑戰,應該在進入媒體廣告之前就已經被醫學界或社會廣泛採用,不會進入一般傳播媒體的途徑;二方面,要評估所謂的研究報告內容,是刊登於正式的學術期刊或是一般商業報導,以及內容的研究設計是否合理。本書提及研究設計中「對照組」的重要性,若沒有對照組,研究成效就難以評定。另外,許多偽科學是利用部分真實研究的發現,將之擴大解讀,例如將動物實驗的結果延伸為人體試驗的結果,這些都是過度詮釋研究成果的方式,而這種結合部分真實內容加以擴大解讀的偽科學最難辨識。
 《破解!傳達的技倆——假新聞‧偽科學》書中教導了各種技巧辨認假新聞與偽科學,相當值得學習,而其中最關鍵的是永保持平的獨立思辨能力,以避免被刻意製造的假新聞及偽科學而誤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陳亮恭 
 
培養「科學思辨力」的第一步
  哈囉!你知道嗎?你與大多數人不一樣,想要培養自己的科學思辨力,所以你翻開了這本書,而我保證,你踏出了正確的一步。
 身為臺灣最大科學網站「PanSci 泛科學」的創辦人,過去 8 年,我努力讓包括自己在內的更多人透過科學,破除迷障、看清真相。我們發表了將近一萬篇文章、製作有趣的影片及線上課程,希望讓讀者(主要是成年的大人)不要再掉入假新聞與偽科學的陷阱。
 很可惜,由於我能力有限,一直沒有為更年輕的朋友製作適合的內容,所以當我讀完這本新書,我非常高興。本書跟我想要傳達的「科學思辨力」核心思想完全一致,精美的圖文比我過去製作的內容,更符合年輕朋友的閱讀需求,而且該講到的重點沒有因為簡化而有誤差,非常不容易。
 因此,我誠心推薦讀者好好閱讀這本書,時常複習。而除了看書外,以下再提供三個建議,可以在看完這本書後去試著做做看,更加提升自己的科學思辨力。
第一:要求新聞或傳播消息的人附上資料來源
 現在我們看新聞大多是在網路上看,但很多新聞都不提供原始資料來源,藉此讓沒時間深究的我們上當。他們靠著似是而非的引據,吹出一個又一個謠言。其實在網路時代,加上一個原始出處的超連結實在是太簡單了,不這麼做的動機才更讓人質疑。所以我的建議很簡單:只要你看到新聞沒有連回原始資料來源,就不要輕信。並且,你可以主動在沒有提供原始資料來源的新聞網頁下留言,要求媒體或傳播消息的人附上。
第二:加入同樣具有科學思辨力的社群
 科技正在加速改變這個世界,我們現在就像坐在科技革新的雲霄飛車上,但卻渾然不覺。糟糕的新聞跟網路謠言、偽科學卻傳得越來越廣、越來越快,這樣下去整個社會都會受害。而如果你擔心自己或其他人趕不上這崩壞的速度,也絕對不要放棄,因為科技也給了我們「社群」的力量!加入與你我一樣,對於求真、求科學有高度執著的社群吧!「泛科學」社群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喔!
第三:主動認識科學家
 科學家或科學組織的確會出錯,但他們也是最願意坦然接受、檢討錯誤,有機制來改正錯誤的一群人。你可以逛泛科學的網站,看文章的作者是誰,主動關注他們的社群帳號,毛遂自薦加他們好友。學我當初一樣,誠懇地試試吧,因為臺灣的科學家真的都很友善。你關注他們之後,你就會開始打造出一個跟過去不同的「知識共同體」:你會知道他們關注些什麼,他們怎麼看待跟檢討跟科學有關的公共事務,並且如何在還沒有好的證據之前,保持沉默。這可是很重要的喔!
 打造未來,需要熱血跟夢想,但冷靜、理性、沉著,也是不可或缺的特質。看完這本書,一起打倒編織假象、操弄人心的假新聞與偽科學吧!
        PanSci泛科學創辦人∕鄭國威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