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 管家琪 在中國四大經典名著中,《紅樓夢》問世最晚,作者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約西元1715-約1764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朝最輝煌的康乾盛世。 曾經有這麼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漂流到荒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想帶哪一本?」我想,《紅樓夢》肯定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不僅人物繁多(有四百多位,特別突出的至少也有幾十位),情節引人入勝,而且涉及到的領域之廣,令人驚歎,諸如詩詞歌賦、園林藝術、建築、音樂、醫藥、民俗等等,每一個領域都很耐深究,無怪乎西方有「莎學」,專門研究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劇作家莎士比亞(西元1564-1616年)的作品,而中國在清末就已出現了「紅學」,指的就是專門研究與《紅樓夢》一書相關的學問。 「莎學」研究的文本是莎士比亞一生全部的著作,主要是三十七部劇作,而“紅學”研究的就是一本《紅樓夢》。《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在中國文學史上真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說來我們能讀到《紅樓夢》真是福氣,因為曹雪芹並不長命,死的時候應該還不到五十歲,而他還不到二十歲就開始寫的《紅樓夢》,在他嚥氣時還沒有完成,只寫到八十回,成了殘稿,直到乾隆末年,一位名叫高鶚(西元1758-1815年)的進士,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舉動,那就是續寫《紅樓夢》,這一續就續了四十回。 高鶚和曹雪芹的年代相隔幾十年,曹雪芹又沒有留下大綱,更重要的是,兩人的人生境遇差別太大,許多學者都認為高鶚可能沒辦法抓準曹雪芹的本意,他所續寫的部分與曹雪芹的構想應該有不小的差距,但多虧了高鶚這番續寫,《紅樓夢》才總算成為完整的作品,得以流傳。 這部青少年改寫版則還是以曹雪芹那八十回為本,主要講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他們的愛情悲劇,與賈府的由盛而衰,恰好互為表裡,是《紅樓夢》裡最重要的一條故事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