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書介紹
  軍事瞭望系列  
線上試閱
 
書 名 太空情報與國家安全 
作 者
林子洋 書系名稱 軍事瞭望系列  
繪 圖  
書 號 959033 
I S B N
9575744721  CIP 599.75 
條 碼 9789575744724 
開 本
16開  定 價 220 元
頁 數
160 會員價 220 元
類 別 國家安全
適讀索引 一般大眾, 教師,  
出版日期 2004-01-01
得獎紀錄  
【作者簡介】
  林子洋
出生於臺南。先後畢業於臺南一中及成功大學,隨後出國深造,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畢業後任職於通用汽車公司Allison引擎部門及奇異公司Astro-space部門,從事飛機引擎、電子儀器冷卻系統的研發,及人造衛星、太空船熱控制系統的設計,並參與早期太空站及對地觀測系統的發展工作。返國後服務於工研院航太中心,現任職於行政院國家太空計畫室。
在長達三十餘年的航太工業研發生涯期間,目睹了雷根總統星戰計畫的執行,見證了美、俄雙方由「保證相互摧毀」的冷戰對峙,到新戰略思維的啟發;復經波斯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反恐怖戰爭,國際局勢丕變,太空情報已從當年的戰爭輔助角色,一躍而升為戰爭的主宰者。身為一位太空科技的研究者,秉持對高科技研發的熱誠與對戰爭史的愛好,遂將長年對此議題的了解、分析及研究撰寫成書,以彰顯太空主宰戰爭與國家安全的時代。  

【內容簡介】
  你想知道氣象播報員如何預知天氣的嗎?
而氣象局又如何監控颱風動向呢?
快來看看本書為您介紹的氣象衛星吧!
本書除了介紹太空情報與國家安全的關係外,
各式衛星的功能與曼妙身影
也可以在我們書中找到喔!
如果你覺得國家安全與氣候這些話題
太過嚴肅與煩悶,
那麼你想了解手機如何在空中傳遞訊息、
以及「紅色精靈」閃電的自然科學之謎嗎?
這些都可透過百變的人造衛星一窺究竟,
現在你是否心動了呢?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這個太空之眼偷窺宇宙的祕密吧!
一、本書主旨:有系統闡述人造衛星的系統、重要性,以及在各大知名戰役中的戰略、戰術運用外,書中亦條分縷析人造衛星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此外,也針對兩岸太空科技發展的議題作一評論比較,讓關心兩岸局勢發展的國人,能對「太空情報與國家安全」這一領域有更多的了解。本書除為讀者揭開間諜衛星的神祕面紗外,同時也能滿足讀者對人造衛星各式謎題的好奇心。
二、本書於附錄安排中英文名詞對照表及簡稱、衛星或衛星計畫代號中英文對照表、公司名稱中英文對照表,方便讀者在閱讀時查詢。
三、本書特色:本書內容從人造衛星的系統、功能、重要性、對戰爭的影響,以及如何提供便利生活等各方面來著手,可說是博取群家,去蕪存菁,提供讀者對人造衛星有多面向的了解,一解讀者好奇之苦。以下將分成四點來論述:
(一)華衛2號的升空,具有民生用途還是軍事目的?!
最近,大陸神舟五號太空船的順利升空,引起國人高度重視與憂心;神舟五號的順利升空,除代表大陸太空科技的一大躍進外,也具有高度的軍事意義,有不少民眾對兩岸軍事發展的懸殊感到憂心。
其實,臺灣日前宣布將於12月18日在美國加州範登堡發射場發射的「華衛2號」,雖然強調它的功用重在民生與科學研究用途,與大陸的發展方向不同。
但你知道「華衛2號」的圖像分辨率,要比美軍用於科索沃戰爭的法國「史波特」民用觀測衛星還要高5倍嗎?(本書〈結論〉一章中,除介紹中華衛星2號發展計畫外,也針對我國在偵察影像的取得方面作全面介紹)雖就整體太空科技的發展來看,臺灣太空科技的成就仍不及大陸。基於民眾對兩岸國家安全的關切(本書〈太空情報與戰鬥管理〉一章中,針對兩岸在太空科技發展上的優勝劣敗,有詳細的分析與介紹),本書的問世,能提供你對兩岸太空科技發展有較全面的認識。
(二)華衛3號升空,一解風災、大雨之苦
最近,造成話題的輕度颱風米勒,雖是輕度颱風,卻由於天氣預報錯誤而讓民眾措手不及,諸如此類的風災、大雨,造成臺灣民眾每年生命財產的損失不在少數,而這樣的情形該如何改善呢?
其實,預計2005年升空的「華衛3號」,據說每天可提供分布於全球約3000組的大氣觀測資料,有別於僅能提供集中於陸地上約900組大氣資料的全球地面氣象站,可增進全球天氣預報的精確度,減少臺灣在氣象天災上的損失,並將臺灣氣象預報能力提升到國際領先水準。根據太空計畫室預測,未來將可提升15%的氣象預測準確度。對於地處亞熱帶,每年因為颱風、豪雨、土石流等天災造成龐大損失的臺灣而言。華衛3號可以讓臺灣氣象單位更準確監測颱風動向,並提早提出警告,對於臺灣的農業、漁業與一般民眾都有正面的影響。(本書〈太空情報系統〉一章中,對氣象衛星的功能、系統有全面介紹。)
(三)各大知名戰役介紹,輔助教學利器
對軍訓教官而言,如何增加課外補充教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是一個令人頭疼的課題,尤其坊間對於高科技人造衛星在各大知名戰役中的戰略、戰術運用少有著墨(本書〈太空情報的重要性與功能〉、〈20世紀末葉的太空情報戰〉、〈間諜衛星在反恐戰爭中的新變局〉等章節中,詳細介紹太空情報在知名戰役如波斯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反恐戰爭中的戰略與戰術運用),不但資料蒐集不易,且有相互矛盾或張冠李戴的情形,因此本書的問世,不但解決教官們資料蒐集不易的難題,也提供教官們在各知名戰役的教授課程上,更多的新鮮話題。
(四)用字簡明通暢,閱讀容易
本書用字簡明通暢適合讀者自修或作為教本之用,且對於教育工作者具有啟發、引導與激勵作用,值得對國家安全領域及軍事情報有興趣的社會人士一再研讀。
目 錄
自序
情報、軍事情報與太空情報
 一、情報概述
 二、軍事情報
 三、太空情報
太空情報系統
 一、太空情報的規畫與執行機構
 二、太空情報的提供者──全球導航定位衛星系統
 三、太空情報的蒐集者──偵察衛星
 四、太空情報的傳輸者──通信衛星
太空情報的重要性與功能
 一、保障國家安全層面
 二、擬定戰略/戰術與國家政策層面
 三、取決戰爭成敗的層面
 四、發展經濟、科技與商業層面
太空情報與戰鬥管理
 一、太空新戰場
 二、太空的戰管通情資監偵(C4ISR)
 三、中國大陸的太空情報通信網
 四、我國建構太空衛星情報的議題
 五、我國建構中的C4ISR系統
梯陣情報系統
 一、源起
 二、設計與運作
 三、梯陣情報的蒐集
 四、梯陣情報系統的處理核心與爭議
 五、梯陣情報系統的擴張
 六、其他各國的梯陣系統
20世紀末葉的太空情報戰
 一、波斯灣戰爭
 二、科索沃戰爭
間諜衛星在反恐戰爭中的新變局
 一、恐怖組織的非法活動
 二、新情報系統與新型武器的使用
 三、無人飛機未來的發展
結 論
 一、特優解析度商用衛星的崛起與互補
 二、偵察衛星的功能、死角與未來展望
 三、信號情報衛星的成就
 四、美、俄與中國大陸的影像偵察衛星
 五、我國的信號與影像情報蒐集
 六、太空情報系統未來的危機──不對稱太空戰
附 錄
附錄一 人造衛星及其次系統簡介
附錄二 人造衛星軌道的分類與應用
附錄三 中英文名詞對照表及簡稱
附錄四 衛星或衛星計畫代號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五 公司名稱中英文對照表 

【序】
  自序
  軍事情報的取得攸關國家安全。因其具有高度機密性,故均在暗中進行,鮮少公開論及。軍事情報取得的方式可分為地面(人)、天空(飛機)及太空(人造衛星),三者各有所長,但由於太空情報居高臨下,有後來居上的優勢。以美國為例,70%的軍事情報均來自太空。
  以2001年美國軍用偵察機與中共殲八機的互撞事件來看,顯然是為蒐集空中情報才會發生此等慘事。在這次的互撞事件中,中共機毀人亡,美方雖無人員傷亡,但是EP-3偵察機迫降海南島,機上高科技的電子偵蒐系統遭中共「檢視」,雙方損失慘重。當時中、美雙方劍拔弩張的相互指控,氣氛極緊張,大有2年前美國誤炸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之態勢。美國堅持其偵察機在公海上飛行,並沒有違反國際公約,反而是中共戰機迫進跟蹤挑釁,才釀成意外。美國堅持不肯道歉,但願就中共機毀人亡表達遺憾之意。事後雙方均有所節制,偵察機才截成3段運載回美國,此事件方告落幕。
  在上述事件中,如果美國事先利用人造衛星從事太空電子情報偵蒐或竊聽,這種意外事件就不會發生。然間諜衛星須事先規畫軌道,事後依據需要只能做有限的調整,才能對特定偶發事件進行偵蒐。因此,如非長期的偵測目標,還是低飛的間諜飛機比較實用;因其成本低、具彈性,且能因地因時而調整。但如是長期的固定偵蒐,則可以間諜衛星為主,因其軌道較固定,適用於長期固定偵蒐對象,其方便性、可靠性及普遍性均遠較間諜飛機為佳。例如美國第1枚相當原始的影像偵蒐衛星,其成就就遠較1年來美國各種高空偵察機如U-2及S-76的攝影總和還多,而且能在冷戰時代,深入蘇聯內陸的心臟地帶偵察到較具價值的情報。
  雖然間諜衛星具有高度的偵蒐能力,但在2001年9月11日,以賓拉登為首的恐怖組織竟能躲過情報的偵蒐,發動劫持民航機俯衝紐約世貿大樓,造成美國重大死傷的911恐怖攻擊事件。為報復911恐怖攻擊事件,美國在同年10月8日發動「持久自由」(Endured Freedom)反恐怖戰爭,企圖捉拿賓拉登及一舉消滅恐怖份子。在筆者執筆的時刻,這場戰爭才剛開打,但是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它不但對間諜衛星的情報蒐集有重大的衝擊,同時對全世界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將會有驚人的影響。這場戰爭是全新的戰爭,它不再是兩國兩軍對峙的局面,而是美國窮一國之力在阿富汗境內企圖獵殺賓拉登個人。而太空情報的蒐集也遭遇空前的變局,在這場另類戰爭中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書可謂坊間第1本有系統介紹太空情報及間諜衛星的書籍,希望能為讀者揭開衛星的神祕面紗,讓讀者能夠輕易的接觸到這個相當吸引人、卻資料難尋的高深領域。由於本書博取群家,舉凡中外期刊、著作及網際網路之相關資料皆在蒐集之列,因此難免有相互矛盾或張冠李戴的情形,如何去蕪存菁,在專業上也頗費心思去驗證及思量。
  筆者在撰寫過程中力求嚴謹,但是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讀者專家不吝指教。寫作期間尤感內人的關注及支持。最後謹以此書紀念我的雙親。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