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書 名 |
孔子新說:肯定群我關係 |
作 者 |
|
繪 圖 |
|
書 號 |
911043 |
I S B N |
|
條 碼 |
9789575744502 |
開 本 |
|
頁 數 |
|
類 別 |
國語文 |
適讀索引 |
國小高年級, 國、高中, 語文學習, |
出版日期 |
2003-07-01 |
得獎紀錄 |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 |
|
|
 |
|
|
|
傅佩榮,輔大哲學系、台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哲學研究所主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著作多達八十餘種,作品範圍包括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等,內容深入淺出、廣受歡迎,並曾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 |
|
|
一提到「孔子」, 你是不是馬上想到《論語》裡, 孔子說過的不少名言? 是否曾覺得那些艱深的文言文, 既古板又無趣,而且離我們很遙遠? 不過,現在你將對「孔子」有全新的認識了! 透過了傅佩榮教授的生花妙筆, 重新編寫的這套《孔子新說》, 裡面有孔子的成長與生活經驗分享、 他與學生們的交流和互動等等故事。 怎樣才算孝順? 如何面對人際間的分合好惡? 孔子為群我之間提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 帶領你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 你將會發現,孔子說的話並不是空談, 而是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 一個非常精采而實用的指南針! 還懷疑嗎?那就快打開本書吧! 保證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新體驗, 從此讓你不再聽到「孔子」就害怕! 【目次】 .自序──肯定群我關係 【輯一】親情出於天性 .不要擺臉色 .孝與敬配合 .要愛惜身體 .心中的牽掛 .父母的年紀 .委婉的態度 .大家都欣賞 .孝順與心安 .政治的根本 .對祖先孝順 【輯二】友誼值得珍惜 . 志趣要相似 . 隨時在學習 . 有益的朋友 . 有害的朋友 . 交友四階段 . 理想的朋友 . 說話有分寸 . 越來越敬重 . 真誠的交往 . 交友的方法 . 子路的志向 . 朋友的情義 . 生死見交情 【輯三】積極參與社會 . 忘記的藝術 . 口才不善巧 . 做人要直爽 . 就業的考量 . 先充實自己 . 富貴與貧賤 . 為社會服務 . 手段要正當 . 不輕易判斷 . 君子的條件 . 君子的風度 . 孔子的志向 . 己立而立人 【輯四】論語生活示範 . 入世的情懷 . 入世的責任 . 人生不留白 . 知人的方法 . 好學的重要 . 適當的規範 . 主動的抉擇 . 以道義結交 . 處世的原則 . 樊遲三問仁 . 君子有三戒 . 有益的快樂 . 有害的快樂 . 孔子的金律
|
|
|
肯定群我關係.傅佩榮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要肯定這句話並不困難,但是要充分說明它的涵義,找出它的依據,並且提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就需要大哲學家來完成了。孔子正是這樣的大哲學家。 人是動物之一,同時又是萬物之靈。人的靈秀之處,在於擁有理性,可以反省也可以自覺,由此建構及開展內心的世界。孔子的學說,首重「真誠」,而這正是「仁」的基本意旨。只要一個人真誠,將立即覺察內心有一股力量在自我要求;所要求的,是以適當言行來與周圍的人交往。真誠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但是在實踐其要求時,則需要以理智來判斷如何行動,並且鼓起勇氣、不計代價地加以落實。 換言之,人活在社會上,若想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就須具備「智、仁、勇」三達德。這三達德所要帶領我們抵達的目標是什麼?是人性的完美化,亦即《大學》所謂的「止於至善」。為了辨明此一目標,首先必須界定人性與善之間的關聯。 簡單說來,人性是向善的。「向」是真誠所引發的內在要求及動力;「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以孝順為例,沒有人生來即有孝順的善行,但是人只要真誠,就會自覺應該孝順父母。但是,如何才算孝順?這就需要學習社會規範,並且考慮父母的期許了。換言之,在任何一種人與人相處的關係中,我要思索的是「內心感受,對方期許,社會規範」,求此三者的交集。若三者無法協調,則以真誠的內心感受為主。因為,若是無法真誠,則言行失去主體的基礎,難免淪於作秀或鄉愿之譏。 長期以來,中西學者常把孔子說成教人行善的老師。孔子確實教人行善,但是他的目的並非只求社會秩序之和諧,而更是為了使人們從「向善」走向「擇善」,希望最後可以抵達「至善」之境。 本書所論,正是「擇善」的具體作為。書分四輯:首先,「親情出於天性」,說明百善孝為先,並且以孔子如何因材施教作為例證。其次,「友誼值得珍惜」,因為交友是人生頻繁而熱鬧,有趣而重要的必經之路,其中的原則與考量不可不認真辨別。第三,「積極參與社會」,由此出現人生遭遇之窮達順逆,人際關係之分合恩怨,而我們所要努力的是成為無私的「君子」。第四,「論語生活示範」,從《論語》擷取相關章句來印證本書的觀點。 綜上所述,孔子在「肯定群我關係」時,所期許的是每一個人在生命歷程中,都能與別人攜手同行,一起朝著理想的社會與完美的人生前進。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