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書 名 |
沒有圍牆的美術館 |
作 者 |
|
繪 圖 |
|
書 號 |
990028 |
I S B N |
|
條 碼 |
9789575743437 |
開 本 |
|
頁 數 |
|
類 別 |
藝術 |
適讀索引 |
國、高中, 一般大眾, 藝術人文, |
出版日期 |
2002-01-01 |
得獎紀錄 |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 《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最佳青少年書獎, 《聯合報》讀書人版最佳書獎, 臺灣出版TOP- 1年度代表性圖書, 入選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 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滿天星閱讀計畫優良圖書國中推薦書單, |
|
|
 |
|
|
|
劉惠媛,主修西洋藝術史與博物館學,《新朝藝術》(ART CHINA)雜誌總編輯,及公共電視「大家來逛博物館」主持人。曾主辦「羅浮宮珍藏名畫展」及「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展」等國際美術交流展,至力於推廣社會藝術教育。多年從事藝術評論及寫作,目前為報紙及雜誌的專欄作家。 譯有《影像的閱讀》(John Berger, “About Looking”);著有《普普在台灣》、《線條的表現》、《紐約--個人旅行》、《旅遊指南上找不到的藝術地圖》。 |
|
|
本書以輕鬆活潑且自由的方式,介紹現代藝術給青少年朋友。 除了精心挑選百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還特別介紹許 多位歷史上勇於挑戰美的傳統、獨排眾議,提出自己看法的藝術家和他們的觀念。 「好的藝術都是有感染力的。」最好的文字敘述,不會降低讀者的想像力! 《沒有圍牆的美術館》鼓勵你──接近藝術!
【目錄】 推薦序1 ◎蔣勳 推薦序2 ◎袁汝儀 自序 ◎劉惠媛 給師長和父母的話 ◎劉惠媛 導讀 藝術,一種新的知識類型◎劉惠媛 Part I:從古典到現代—─藝術家的選擇 1.從印象派的起源到立體派 2.藝術家的選擇—─梵谷 3.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畢卡索 4.我說它是藝術,就是藝術—─達達 5.藝術家的神話—─達利 Part II:觀念的革命 1.抽象表現主義—─波洛克 2.拼貼 3.集合與堆積的藝術 4.一張照片的死亡與再生 5.攝影與繪畫—─大衛·哈克尼 6.裝置與觀念藝術 7.有趣的塗鴉—─街頭藝術 8.游擊女孩 Part III:未來的趨勢—─明日的藝術世界 1.假使漫畫是一種藝術 2.不期而遇的公共藝術 3.女性藝術與未來學 4.多元文化的藝術趨勢 5.電腦、網路、數位化的藝術
|
|
|
【導讀】 藝術,一種新的知識類型 了解藝術和了解人一樣,你先是有了第一個印象,慢慢相處之後才決定要不要和他做好朋友。事實上,我們是透過藝術家的雙眼,他的觀點和感情來理解他所創造的藝術世界。因此了解藝術家的生平會使它們的作品對你有不同的意義。每個藝術家的風格不同,就好比每個人的簽名都不一樣。如果你多知道一點藝術家的故事,和他所處的時代發生了哪些事,會使藝術作品看上去更有意思,更容易看懂。 現代藝術是一種革命,改變了藝術家與觀眾,藝術與社會和美的觀念。除了的藝術家的故事之外,書裡特別介紹了許多挑戰美學的傳統,勇敢提出自己新看法的現代藝術家和他們的觀念。有時候,欣賞現代藝術,需要學習你才會喜歡。 當在畫布上出現的不再是圖畫,而是一個事件時,未來的藝術會成為一種新知識的類型,就像你學地理、歷史或其它的人文社會學科一樣,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解讀作品,觀察藝術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不過別忘了,接近藝術時,想像力永遠永遠比知識重要。
【自序】 使這個世界更美好 小時候聽人說故事,總是心急地問「然後呢?然後呢?」,而通常好的故事,結局總是叫人懸念。 我特別喜歡一本有關《風信子》的圖畫書,內容是敘述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希望自己長大以後要做的三件大事。第一是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旅行,第二是希望能住在海邊,神祕有趣的是,誰也不知道她怎麼去做最重要的第三件事。 怎麼樣去做一件「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事」?每一個人都問。 故事的主人翁長大以後,變成了愛麗絲小姐,愛麗絲姑姑,最後變成愛麗絲奶奶時,鎮上的每一個人都了解愛麗絲的想法,至於那第三個神祕的願望,生病的奶奶選擇了栽種滿山遍野的風信子,讓鎮上的每一個人在明年春天來時,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禮物。 許多年後回想起來,這個故事的結局居然是開放式的,最重要的是這個童話讓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小女孩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去作一件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事……。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給青少年朋友做一些建議,讓他們瞭解現代藝術是怎麼一回事。希望大家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自己的喜愛,且越來越有信心去接近藝術。許多朋友問我,藝術欣賞應該沒有年齡或階級的限制吧?我的答案是:「當然沒有,好的藝術都是有感染力的。」但是,就好像人人會跑步,可是要跑得像風一樣快,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心智也一樣。 感謝給我機會並鼓勵我,讓我一直相信自己有能力「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的師長和朋友,尤其是蔣勳和袁汝儀兩位教授。在他們身上我見識到無以倫比的熱情和專業,也讓我了解到「藝術教育」原是一種需要感情和時間成本的事業,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