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書 名 |
孔子:千古不磨的人格典型 |
作 者 |
|
繪 圖 |
|
書 號 |
974050 |
I S B N |
|
條 碼 |
9789575305338 |
開 本 |
|
頁 數 |
|
類 別 |
國語文、傳記 |
適讀索引 |
國、高中, 一般大眾, 語文學習, |
出版日期 |
1994-10-15 |
得獎紀錄 |
|
|
|
 |
|
|
|
蕭進銘,臺灣台南縣人,一九六七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著有《內經認識論研究》、《試論中醫知識體系之建立》。 |
|
|
【目錄】 一、為什麼孔子值得我們去認識及了解? ◎「使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從古代儒者稱讚孔子的一句話談起 ◎古代儒者們為何這般讚嘆孔子? ◎世界文化版圖中的孔子以及孔子為何值得我們去認識了解? 二、如何了解孔子? 三、孔子的一生 ◎孔子所身處的時代及其先前的文化傳統 ◎孔子的出生及家世 ◎幼年的環境、教育及成長 ◎十五至三十歲的生活與學習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始任官職 ◎周遊列國 ◎晚年在魯國的生活 四、孔子對後世的影響 五、如果孔子活在今世--略論孔子思想對今人的啟示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孔子年譜
|
|
|
當自己終於完成這部孔子傳的時候,心情是有些複雜的。首先,能把它給完成,內心自然有著一種欣慰,因為這畢竟是自己用了不少時間、花了不少心力才得以寫就的;不過,另一方面,也對自己思想的不構成熟,學識的不夠豐富深入而感到些許不安。這心中的不安,是在整個寫作過程當中不段出現的。面對孔子這樣的生命,自己實顯得太過年輕、浮動及不夠老練、專注及篤定。我在想,也許再過個二、三十年,自己會更適合來寫這樣的一部書吧!惟不管如何,心中總是十分感謝幼獅文化事業公司能讓我有這樣的機會。因為在經過這部書的寫作之後,自己不僅對孔子的生命及其所身處的時代,有著更多的認識及體會,而且也因此更加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一些狀況。這些無疑是極為難得、寶貴的經驗。 本書的完成,需要感謝許多人,首先,要感謝錢穆、匡亞明及楊伯峻等三位先生有關孔子的著作。由於歷史事實的考證,並非筆者的專長,因此在孔子之生平事蹟上,借助於錢、匡兩位先生的地方極多。其中的《孔子年譜》,更大半取材於匡亞明先生所著的《孔子平傳》一書中的《孔子年譜》。而在另一方面,書中有關《論語》篇章的白話譯文,則主要是根據楊伯峻先生所編著的《論語譯注》一書,然後再酌予增減。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在先,則這本書的完成,必然要花上更長久的時間,以及付出更多的心力。其次,筆者亦十分感謝高中時代的李幼珍、謝青雯老師,以及大學、研究所時候的熊自健、張永儁老師。因為有他們的教導,所以自己才慢慢地體會及認識孔孟以及後來許多儒者的思想。實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此,也特別感謝這些老師的教導。最後,還是期盼自己書中的種種論旨,能得到各方讀者的不吝指正。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