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寫作班
首頁/文藝寫作班/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日 期 標 題  

 2018-07-02

文藝小講堂-凌宗魁 臺灣老建築的故事
 

17屆文藝寫作班春季班-文藝小講堂

臺灣老建築的故事

凌宗魁講(2018.05.05

 

凌宗魁老師任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二二八公園內那間,不是國立歷史博物館也不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老師笑稱,就連進館參觀的民眾都搞不太清楚自己身在何處,這些及相似的館名其實和臺灣多元的文化與歷史有著一定程度的相關。凌宗魁老師的工作主要是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倡議與推動,本次講座內容將為學員們介紹臺北總督府的建造始末與其中秘辛。

 

臺灣總督府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第一個「競圖」比賽,競圖制度的傳統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的雅典衛城,許多知名的西方建築設計圖也都是透過競圖比賽而來。日本官方原本想藉由日本國會的設計「競圖」來展現西化∕現代化的成效,但比賽籌辦過程一波三折;臺灣這塊殖民地的總督府建設反而成為了官方舉辦第一個競圖的機會。日本帝國在當時還未完全脫離東方傳統,社會上的階級宰制仍十分嚴重,表面上想走西方民主制度,選出最好的一份設計圖,但籌備委員與評審們自己也想透過總督府的設計名留青史,因此當時競圖比賽的過程中,暗藏許多黑箱。

 

建築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介於藝術品與工業產品的性質一直受到爭議:既有原創性的要求,卻和實用工具的性質相近。當時日本國內的新造建築很多都有西方建築的影子,臺灣總督府競圖比賽第一名鈴木吉兵衛涉嫌抄襲海牙國際法庭,故採用第二名長野宇平治的作品,但是評審長辰野金吾(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的老師)最後卻讓競圖比賽第四名森山松之助負責修改設計圖。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兩人的設計圖之間,最大的差別便是中間那座突出的高塔:西洋古典建築中,塔的和建築主體的比例不會相差太大,通常只有歌德系統的建築才會為了「接近上帝」的信仰需求而設計出這樣的高塔,總督府是當時臺灣最高軍政機關,集行政、立法、司法、軍權於一身,這樣的設計無非是為了迎合總督府長官們對於建築權威象徵的需求。然而,森山松之助特別設計的高塔卻被戲稱為「阿呆塔」,看似壯觀但內部空間狹窄,除了用來升旗,幾乎沒有其他實際功能,《台灣日日新報》甚至嘲諷其只能供老鷹築巢。雖說如此,但「阿呆塔」確實發揮了地標的效果,日治時期臺灣的民間建物遠遠不及其高度。

 

臺灣總督府外牆的主要視覺材料是紅磚,但是紅磚在西洋建築主要用在建造銀行或商業,因為磚造成本較石造低(運輸成本),而當時建築界多半認為石造建築才能表達出永恆、偉大的感覺,故英國在各殖民地總督府都是以石造為主,日本在滿州國建的國務院與朝鮮總督府也都是如此,唯獨臺灣總督府的設計說明特別指定以紅磚這樣的商業表情,至今仍是不解之謎。從衡陽路、重慶南路這些最初進行「市區改正」(都市計畫)的商店街屋,和總督府幾乎沒有風格的切換。鋼筋混凝土對當時的建築界來說其實是一種陌生的材料,木造、磚造、石造都有各自的紋理,疊砌、組構的線條形成其風格,但是鋼筋混凝土在拆下模板後只剩灰灰一片,便發展出「化妝煉瓦」(貼面磚)或外掛石材的裝飾方法,臺灣總督府即是採用貼面磚的方式呈現表情。

 

救國團在設計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時,最初是延續帝王道統的封建形象,但恰逢臺灣鄉土文學運動與校園民歌風潮,建築界也開始自我反省:身處台灣的我們,究竟該不該直接移植中國的建築美學觀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可以看見具有中國風的馬背山牆,或是園林、水池設計,但是建築師朱祖明先生加入了臺灣傳統民居的紅磚元素,全中國只有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廈門受到大航海時代的影響使用紅土製磚(其他地區主要以青磚為建材),這些改變也代表黨國時期為政治服務的救國團的本土化歷程。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網頁各鍊結標題及鍊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